胡同里已经有了响动,自行车铃铛声、倒痰盂的声音、早起生炉子的烟雾气,交织成一幅棒梗熟悉又陌生的市井画卷。
林晓燕紧紧跟着棒梗,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她第一次这么细致地观察北京的胡同,感觉比北大荒的田野还要让人眼花缭乱。
街道办事处,他们来得早,门口已经排了几个人。等了一会儿,才轮到他俩。
接待他们的是个戴着套袖、看起来十分干练的女同志,姓李。棒梗赶紧说明来意:
“同志您好,我们是昨天刚返城的知青,来办理户口落户,还有这是我爱人,我们是一起的。”
他说着,把两人的户口迁移证、结婚证等一系列证明文件小心翼翼地递进窗口。
李同志接过材料,推了推眼镜,仔细地翻看着,一边看一边例行公事地问了些问题:
“叫什么名字?原来哪个农场的?结婚证是在北大荒领的?有档案材料一起转过来吗?”
棒梗一一认真回答,林晓燕在一旁偶尔小声补充一句,带着浓重口音的话让李同志抬头看了她一眼,但也没说什么,只是态度公事公办。
手续办理得还算顺利,但过程比想象中要慢。
各种表格填写,盖章,核对信息。最后,李同志把户口簿递出来:
“好了,贾梗,林晓燕,户口落下了。以后就是咱们街道的人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
“关于工作安排,现在返城知青多,岗位紧张,你们先回家等通知。街道这边有临时工或者招工的消息,也会贴告示,你们自己平时也多留意着点。”
棒梗连忙点头:“哎,好的,谢谢李同志!我们知道了,会留意的。”
走出街道办,阳光已经有些刺眼了。
棒梗看着手里那本写着自家地址、户主是秦淮茹、成员栏里添上了他和他名字下面紧挨着的“林晓燕”三个字的户口簿,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归属感。
“办好了?”林晓燕问,她也看着自己那本小小的户口簿,眼神亮亮的。
“嗯,办好了!”棒梗把户口簿仔细收好,拉起她的手:“走,回家告诉妈去。接下来,咱们就得自己多跑跑,找找招工的地方了。”
新的生活,伴随着落户的成功,算是真正拉开了序幕。
虽然工作还没着落,但有了这纸户口,心就定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