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日本支付的天价赔偿后,“蛟龙军”再度悄然隐入金三角连绵起伏的茂密雨林,
如同一枚收回鞘中的利刃,又似一条蛰伏蓄力的毒蛇,
于寂静中等待着下一次亮出獠牙的时机。
其神秘的作派和难以估量的实力,持续牵引着全球主要大国的神经。
中情局、军情六处、摩萨德等顶尖情报机构不惜投入重金与精锐力量,
以科考、商贸、援助等多种身份作掩护,向这片曾经无人问津的瘴疠之地渗透,
竭力想要揭开这支武装的层层面纱。
面对正式的外交质询和官方访问,“蛟龙军”展现出令人意外的谦和与开放。
他们会在设施完备的会客室中彬彬有礼地接待各方代表,用流利的多种语言重申其立场:
“我们是一支热爱和平的力量,宗旨在于自卫与区域稳定,绝不主动破坏现有秩序与合作发展。”
这番温和的宣言,与他们以导弹逼降一个强国时的狠厉手段形成强烈反差,
愈发令人难以测度其真实战略与意图。
然而,对那些企图以间谍手段潜入核心地带、窥探机密的情报人员,
“蛟龙军”的回应却是果决而冷酷的。
数名来自不同国家、经验老道的顶级特工,相继在这片神秘地域失去联络。
偶尔,某具遗体在湄公河畔或密林边缘被发现,尸体上总会留下一道清晰的“蛟龙”烙印——这是无声而惊心的警告,宣示着任何越界行为都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正因如此,在“蛟龙军”展现出可直达东京的远程精准打击能力,且现有防空体系难以对其形成有效威慑之后,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敢轻易对其指手画脚、强行施压。
相反,诸多势力转而采取怀柔与接触策略,试图通过对话、贸易甚至技术合作等方式进行拉拢,暗中希冀将这柄危险的利刃收为己用。
“蛟龙军”就这样以实力赢得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敬畏,它虽隐于丛林,却持续搅动着国际政治的深水。
数月过去,随着“蛟龙”的悄然隐退,国际社会的惊涛骇浪逐渐平息,一切似乎回归了固有的轨道。
华夏,四九城。
一间静谧而雅致的会议室内,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
午后的阳光透过纱窗,在红木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清茶的氤氲香气。
他们的面前,摆放着一份份整理详实的报告,那是过去大半年来,港岛华兴集团对内地进行大规模技术、设备及资金输送的成果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