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栋新建成的市政府办公楼前。
梁广南四十多岁,皮肤因常年在户外工作而显得黝黑,穿着一件半旧中山装,眼神里既有基层干部的朴实,又有一股开拓者特有的锐气和紧迫感。
"邓部长,罗部长,欢迎欢迎!"
梁广南热情地迎上前来:
"半年前周总监在这里画圈的时候,我们连个像样的指挥部都没有,全靠搭帐篷、睡板房。”
“现在,我们总算有个能接待贵客的窝了!"
邓向荣看着川流不息的卡车和忙碌的建设者,不禁感慨:
"梁市长,你们辛苦了!周总监当初说的不是大话,但真正把这大话变成现实的,是你们鹏城的干部群众!”
“你们这是在扎扎实实地为国家的现代制造业奠基啊!"
罗新华指着远处一片已经投产、传出隆隆机声的厂区:
"听,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梁市长,你们创造的速度,是个奇迹。"
梁广南连忙摆手,诚恳地说:
"部长们过奖了。没有中央的政策,没有华兴这样有魄力的伙伴,没有全省全国的支持,我们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干不起来。”
“我们不过是赶上了好时代,甩开膀子干了该干的活罢了。"
三人步入二楼的会议室。
虽然这里远不如四九城的部委大楼气派,但窗明几净,新拉设的电话线和电扇预示着正高速运转。
窗外,塔吊林立,打桩声、混凝土搅拌声与卡车轰鸣声交织成蓬勃发展的交响乐。
梁广南亲自给两位部长沏上茶,神情变得无比认真。
他顿了顿,声音透着期待:"听说……华兴集团刘董事长明天会过来?是为了合资企业的事?"
邓向荣和罗新华相视一笑。邓向荣点头道:
"是的,梁市长。中央有了新精神,鼓励搞合资企业。”
我们第一个就想到了华兴,想到了你们鹏城。
这次我们提前一天过来,就是想先跟你通个气。"
罗新华接着说:"明天,主角可是你和刘董事长。”
“你们一个是地方上的掌门人,一个是投资方的话事人,你们谈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合资企业能不能快速、顺利地在这里落地生根。"
梁广南立即表态:"两位部长请放心!刘董事长和华兴集团是我们鹏城发展的头号功臣和伙伴。
于公,合资企业能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于私,刘董事长信守承诺,给工人那么高的工资,解决了我们多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