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呵呵的安慰道,
“蓝师傅,别紧张。
你也看到了,我家距离厂子近的很。
这每天乘车来回,就是在浪费国家资源。
以后我要是去远地方参加会议,或者有别的公事,会让李春山和你说。”
刘建国解释完,蓝大山虽说能接受,但这心里还是有些七上八下。
这领导用车少其实也不好,万一长时间不用车,自己这个司机就没有存在感了。
看出了蓝大山的忐忑,但刘建国没有在安慰什么。
自己总不能以后为了安抚蓝大山,刻意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
自己迎合他,那自己是领导还是他是领导。
回到自己办公室,刘建国一进门就察觉到了自己办公室应该是刚刚被打扫干净。
桌子上还有一杯飘着热气的茶水。
将外套放在一旁的衣架上,心中对于李春山又多了几分满意。
安静的处理了一会日常事务,刘建国便让李春山从一车间开始,叫车间主任过来汇报工作。
一个个车间主任汇报完工作,刘建国对于厂里现在的状况也有了些了解。
怎么说呢,除了更新了设备,状况还是和以前一模一样。
可以说对于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若是能够做一些改变,几乎可以将现在轧钢厂这边的生产力提升两倍有余。
只不过,这不着急。
轧钢厂现在的生产力已经满足现有的经济状况,生产的多了,还真没地方用。
作为改革,首先还是要动特种车间。
作为最为支持自己的车间,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这里也能得到很好的贯彻。
最重要的是,特种车间的生产任务暂时没有上限。
承接了81式枪族部分零部件的生产,军队那边对于这种枪型的需求量很大。
所以上面对于这个任务是没有限量的,生产的越多,拿到的奖励就越多。
这边要是改动成功,能够短时间看到成果,对于接下来的动作能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想到这里,刘建国将一些文件签批好之后,就起身带着李春山赶到特种车间。
既然准备对这里进行改造,那么光听别人的汇报肯定是不行的,还是要亲自现场看一下。
特种车间作为新建的车间,在车间的最末尾,距离办公室有一定的距离。
刘建国和李春山骑着自行车,花费了十分钟才到车间。
因为没有提前通知,所以刘建国到的时候并没有人来迎接。
走进车间,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