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如此多的佳作,在我所知道的作家当中他还是头一个。我们俄国竟然已经有了这样的作家?
而不得不说的是,他也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作家,这样的文章所引起的非议和恶意竟然都没能打倒他吗?”
对于这样揭露现实黑暗的作品,这位女大公的态度确实不同寻常,只因她虽然是受到尼古拉一世宠爱的长女,但她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对尼古拉一世的文化专制政策。
此前由于还未正式入住自己的居所,有些想法只能在心里想想,但当她的马林斯基宫终于修建完成并在1845年正式入住之后,她便借由这个平台准备正式开启自己的一番事业。
简而言之,她属于温和的改革派,在1845年之后,她便多次在马林斯基宫组织沙龙讨论农奴制弊端,而在她的沙龙里,涅克拉索夫和屠格涅夫都是常客,还由此被记录在了第三厅的档案里:
“女大公沙龙中,涅克拉索夫持续散布煽动性言论……其诗歌将乞丐与贵族对比,意图不轨。”
“此人借沙龙渠道传递《现代人》杂志(禁刊),但因皇室庇护无法拘捕。”
虽然涅克拉索夫和屠格涅夫在这个沙龙里念反动诗歌和反动文章,但好在是这位女大公的大腿确实够粗,因此他们两个并未遇到太大的麻烦。
而随着这位女大公开始关注米哈伊尔的作品,并且开始考虑什么时候正式邀请米哈伊尔来她的沙龙,那么她自然也是关注起了《现代人》杂志。
就在米哈伊尔学习和练琴的这段时间,《现代人》杂志已经发行了两期,只不过每次拿到手,这位女大公高兴的同时难免有些遗憾,只因这两期除了正在连载的长篇小说以外,其它什么都没有,似乎作者正在忙着其它一些事情。
不过即便如此,在拿到新杂志后,这位女大公还是很快就抽出时间看了起来。
于她而言,这部正在连载的长篇小说最令她感到惊异的无疑还是那些看似充满了矛盾但似乎又有迹可循的心理描写,尽管小说中的一个个人物似乎都处于神经质的状态下,但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那种种心理绝非耸人听闻,而是似乎在向人心的最深处进发。
至于这部小说前面几期的内容,依旧围绕着两条线索推进,在那位可怜的小姑娘涅莉那里,由于我救了她照顾她,终于是逐渐对我敞开了心扉,并且跟我讲了她母亲和她的经历:
“这是一个一度经历过幸福的弃妇的故事;她贫病交加,受尽折磨,众叛亲离;她可以指望的最后一个人——自己的生父,也对她闭门不纳。她父亲曾因她而受尽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