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配第一批生产的超轻迫击炮直接送往西南前线。李总工,你认为多久能生产出第一批?
李明远快速计算了一下:如果全力以赴,10天内可以生产出第一批50门,再过10天可以达到200门。
太好了!周将军激动地说,我会安排最快的运输方式,确保这些武器及时送到前线!
就在三人讨论细节时,一位身材魁梧的军人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那本李明远编写的超轻迫击炮使用手册。
李总工,我刚翻阅了您的手册,里面提到这种迫击炮在高原地区依然能保持稳定性能?这点我特别感兴趣。他的语气诚恳。
是的,特种合金在极端温度下性能稳定,不会因为低温而变脆或因为高温而软化。李明远解释道。
军人点点头:我问这个是有原因的。据我所知,未来可能会向西部高原方向推进,那里环境极为恶劣,无论人员还是装备都需要特殊考虑。
李明远听到高原二字,眼前一亮。
正愁没有机会准备冬衣。
高原?具体是什么样的环境条件?李明远故作不知,问道,高海拔?低温?敌方火力情况如何?
上校看了看周围,见几位将军都点头示意,便详细解释起来:
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氧气稀薄,昼夜温差极大,冬季气温可达零下三十度。地形以高山峡谷和广袤的高原为主,植被稀疏。敌方主要依靠山口和制高点设置火力点,利用地形优势进行阻击。我军最大的困难是后勤补给和武器装备不适应高原环境,以及官兵身体不适应高原反应。
李明远听完,陷入深思。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对高原作战的困难和解决方案比在场任何人都清楚。
在他看来,高原作战最大的挑战不是敌人,而是环境本身。
除了武器装备,人员防护可能是更大的问题。李明远喃喃自语。
你说什么?赵部长没听清。
李明远回过神来:我是说,在高原环境下,保障士兵的生存能力可能比武器本身更重要。低温、缺氧、紫外线辐射强,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作战能力。
几位军官对视一眼,显然对李明远的见解感到意外和赞同。
确实如此!上校感叹道,
去年冬天,我们在高原地区进行了一次侦察行动,十人小组有六人因严重冻伤被迫提前撤回,根本无法完成任务。而且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可能还算温暖,到了晚上气温骤降,很多战士的枪支甚至因为结冰而无法正常射击。
李明远点点头,脑海中已经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