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了吗?李明远环视众人,得到一片肯定的回应后,深吸一口气,那么,开始测试。
他小心翼翼地将芯片放入插槽,连接好电源和信号线。一个简易的控制面板摆在前方,上面有几个按钮和指示灯。
整个房间鸦雀无声,只有测试设备发出的微弱嗡鸣。
李明远的手指微微发抖——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激动。这一刻,他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第一次编程成功的瞬间,那种创造的喜悦无与伦比。
通电。他轻声说。
助手拨动电源开关,芯片上的指示灯亮起,微弱但稳定的绿光。
芯片正常供电,无短路现象。助手报告。
李明远点点头,开始输入测试信号:逻辑门测试,信号a高电平,信号b低电平。
助手按下相应按钮,向芯片发送预设的脉冲信号。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紧盯着面板上的指示灯。
一瞬间,指示灯按照预期的逻辑关系依次亮灭——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每一个逻辑门都完美响应了输入信号。
成功了!李明远情不自禁地握紧拳头,但立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继续,加法器测试。二进制数1加1。
助手再次操作,向芯片输入两个二进制信号。
一秒钟不到,结果指示灯亮起,显示二进制的10——十进制的2。
加法测试成功!助手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响应时间不到100毫秒!
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惊叹声。
电子专家小王冲到前面,难以置信地看着测试结果:这...这反应速度,比咱们那台晶体管计算机快十倍不止!
去年,在李明远的指导下,工厂建造了一台晶体管计算机,取代了笨重的电子管计算机。当时,那已经是划时代的进步,让所有人惊叹不已。
而现在,这块小小的芯片竟然秒杀了那台占满整个房间的庞然大物!
我不信!实验室主任老杨挤到前面,这得测详细点。小王,你去把计时器拿来,咱们做个对比实验。
小王飞奔出去,很快拿回一个精密秒表和一沓测试数据。
这些数据记录了晶体管计算机处理各种运算的时间。
来,测加法,二进制数101加110。老杨开始挑战。
李明远胸有成竹,指挥助手输入数据。
芯片指示灯闪烁几下,结果立即显示:1011——十进制的11。
才67毫秒!计时员惊呼,晶体管计算机要800毫秒才能算出来!
老杨还不死心: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