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着图纸说,这是我们的顶底复吹转炉生产工艺,配合新型连铸技术和氧气顶吹技术,可以将钢铁生产效率提高至少300%,同时大幅降低能耗,提升钢材质量。
按照这个工艺,理论上每座转炉年产能可达30万吨,是目前最先进平炉的五倍!
而且建设成本更低,占地面积更小。如果我们在一年内建成30座这样的转炉,年产量可以达到900万吨,三年内建成100座,那就是3000万吨。
3000万吨?几乎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数字简直是天文数字,相当于当时世界钢铁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工业部代表陈司长第一个反应过来:
就算技术可行,我们哪来这么多资源建这么多钢厂?煤炭、铁矿石、技术人员...样样都是问题。
李明远早有准备:恰恰相反,现在是龙国发展钢铁工业的最佳时机。首先,星条国赔款可以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资金;其次,停战协议规定星条国要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向我们提供原材料,包括煤炭和铁矿石;第三,技术方面,我们有足够的工程师,只需要培训提升;第四,国际市场现在急需重建,钢材需求量巨大。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迅速画出几条曲线和数字:
根据我的测算,全球钢材市场每年约需5000万吨,目前供应约4000万吨,缺口1000万吨。北极熊国忙于自身重建,产能有限;星条国受制于停战协议,军工转民用需要时间;各国战后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产能恢复缓慢。
他转向众人,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填补这1000万吨的市场缺口。只要我们率先采用这种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就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占领国际市场。
会议室里的气氛微妙地变化着,人们开始低声讨论,有的点头,有的仍然面露疑虑。
资源委员会的郑主任发问:李总工,即使我们能生产这么多钢材,如何保证销路?国际贸易是复杂的政治游戏,不仅仅是质量和价格问题。
李明远胸有成竹:第一,我们可以通过北极熊国的关系网络,向其盟国出口;第二,太阳国和太极虎国正在重建,急需大量钢材;第三,许多新独立的国家正在进行工业化,他们对钢材的需求极为迫切,而且没有政治偏见。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几个区域:这些地区,亚非拉的新兴国家,将是未来工业化的主战场,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只要我们能提供稳定、优质、价格合理的钢材,他们会选择我们而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