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点火成功(2 / 3)

力稳定,涡轮泵运行正常,所有参数都在预期范围内!"数据分析员兴奋地报告。

这次测试的成功,标志着"长空一号"计划迈出了关键一步。

yf-1发动机的成功点火让"东方基地"士气大振,但李明远深知,火箭只是太空计划的一部分。要真正掌握太空主动权,还需要一双能够"看透"一切的眼睛。

"下一步,合成孔径雷达。"李明远在个人笔记本上写下这几个大字,然后合上本子,伸了个懒腰。

凌晨三点,基地大部分人都已经休息,但李明远的"思维中心"依然灯火通明。他站在黑板前,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快速移动,写下一个个复杂的公式和图表。

"脉冲压缩..."他自言自语,"多普勒滤波...相位校正

黑板很快被密密麻麻的公式填满,这些在现代人看来也颇为复杂的雷达原理,在五十年代简直就是天书。李明远停下手,后退几步,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这帮老爷们儿肯定得傻眼。"他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但现在,睡觉。

第二天一早,李明远召集了"东方基地"最顶尖的无线电专家和信号处理工程师,十多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围坐在会议室里,好奇地看着这位年轻的总工程师。

"各位,今天我要宣布一个新项目——合成孔径雷达。"李明远开门见山,"这将是一种革命性的对地观测技术,能够透过云层,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获得高清晰度的地面图像。

老教授们面面相觑,表情从困惑到怀疑。终于,无线电组的陈教授忍不住开口:"李总工,恕我直言,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现有的雷达分辨率受限于天线口径,要达到你说的效果,天线得大得装不进任何飞机。

李明远不慌不忙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传统思路确实如此,但如果我们利用飞行平台的移动,合成一个虚拟的大口径天线呢?

他快速在黑板上写下一系列公式,解释道:"通过记录飞行路径上各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再通过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我们可以合成一个等效口径巨大的天线系统。

陈教授皱着眉头走近黑板,仔细研究着那些公式,突然双眼瞪大:"这...这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和相位差

"没错!"李明远继续解释,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通过精确计算飞行路径上每个点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差,我们可以在计算上'合成'一个巨大的天线阵列。

几位老教授凑到黑板前,陷入了激烈的讨论。有人摇头,有人惊叹,还有人直

最新小说: 轻轻【NP】 冲喜侍妾(古言1v1H) 漫漫长夜 大小姐淫乱日常(NPH) 从柯南元年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 天下凶神 潮来不钓(年上1v1) 一人:八奇技强?可我内丹已成! 普普通通打工蛇[末世] Re0:当代剑圣竟是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