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上显示出靶弹的基本参数: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约20000公里,可在飞行中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具备反侦测能力
这些参数一经公布,立刻在国际上引发新一轮震动:
这...这比猎鹰和暴风雪的性能还要强!
他们打算拦截这样一个怪物?
完全是自取灭亡!
星条国国防部紧急会议室内,军方专家们面面相觑。
这些参数是真的吗?一位将军难以置信地问。
麦克斯韦尔防长皱着眉头:根据我们的分析,数据大致属实。长风系列的性能确实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期。
那么,另一位专家低声说,如果他们能够拦截自己的长风导弹
房间内一片沉默,没有人愿意把这个可怕的推论说完。
404基地指挥中心,李明远回到主控台前,坐下后,平静地宣布:
测试将在五分钟后开始。首先,我们将发射靶弹,模拟敌方的洲际导弹攻击;然后,天网系统将自动探测、计算并发射拦截弹。整个过程将由系统自主完成,没有人为干预。
他微微一笑:现在,让我们拭目以待,科学与信念的力量将如何战胜不可能。
观察站内,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和观察员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不信和嘲讽。
这简直是世纪笑话!一位星条国记者对同伴说,等着看吧,五分钟后,他们要么会找借口取消测试,要么会上演一场精心设计的魔术表演。
我打赌是后者,另一位北极熊国记者冷笑道,他们会用某种预设轨道的慢速目标,然后宣称那是洲际导弹。典型的东方式欺骗。
一位白象国记者不屑地说:无论如何,这都将成为科技史上最大的笑话。李明远?哼,明天这个名字将成为自取其辱的代名词!
记者们笑着,准备见证一场注定失败的闹剧,全然不知,历史的车轮正在悄然转动,一个将改变世界战略格局的时刻即将到来
指挥中心内,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李明远面前的倒计时显示屏上,数字无情地减少着:
靶弹发射倒计时:3分钟
李明远环视一周,指挥中心内的每个人都紧盯着自己的岗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专注的气氛。他知道,此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数亿人正透过电波,注视着这场被称为不可能任务的挑战。
李总工,张部长走到他身边,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你确定要用长风-乙作为靶弹吗?那可是我们最先进的导弹,如果被拦截
就证明我们的防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