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和复杂的线路组成。
雷达阵列全部在线!
信号获取正常,开始捕捉靶弹特征!
计算中枢启动,开始接收数据流!
指挥中心内,一系列简短而专业的报告声此起彼伏。
而通过直播麦克风,全世界的观众都能听到那些巨大机械计算单元运转时发出的独特声音——齿轮啮合、杠杆摆动、继电器跳动,组成了一首奇特的技术交响曲。
全球电视和广播的解说员们,此刻的语气已经从最初的嘲讽转为了惊疑。
星条国解说员结结巴巴地说:各位观众,您现在看到的是...是龙国天网系统的实际运行画面。我必须承认,这些设备的规模令人...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那些雷达站,它们的天线直径似乎超过了30米,这在当前的雷达技术中是极为罕见的
北极熊国解说员声音明显紧张了起来:...而那个所谓的计算中枢,尽管看起来笨重复杂,但其规模之大、构造之精密,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真的能够
李明远站在主控台前,用平静的声音向全世界解释着:
天网系统的第一步,是通过边境雷达阵列捕捉靶弹的发射特征,特别是其尾焰和初期轨迹数据。
大屏幕上,一组雷达站发出的波束已经锁定了高速上升的长风-乙,绿色的追踪线清晰地标示出了导弹的位置。
这些初期数据将立即传输到我们的计算中枢,李明远继续道,镜头切换到那个庞大的机械电子混合计算系统,数以千计的指示灯正在疯狂闪烁,
在这里,基于弹道力学模型,系统将预测靶弹的可能飞行轨迹,划定一个我们称之为概率空域的区域。
大屏幕上,一个三维网格逐渐成形,覆盖了靶弹可能飞行的空间,其中某些区域被标注为红色,代表高概率路径。
然后,系统将计算最佳拦截点,并指挥多个发射阵地同时发射拦截弹,形成我们所说的饱和拦截状态。
五角大楼内,专家们陷入了一种奇特的沉默,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试图理解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
这种计算概念...一位资深科学家喃喃自语,用统计概率预测弹道,而不是精确追踪...这是...这是一种全新的思路。
你是说它能用吗?麦克斯韦尔急切地问。
科学家犹豫了一下:理论上...如果计算模型足够精确,且拦截弹数量足够多,确实可能提高命中概率。但实际操作中,涉及的计算量和技术复杂度
看看那个计算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