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简单的机械联动实现喷口位置的切换。主要挑战在于耐热材料和密封问题,但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工程难题,而非原理性障碍。
李明远满意地笑了:正是如此。我们不需要完美的解决方案,只需要一个足够好的、能够工作的系统。随着技术的成熟,我们可以在后续型号中逐步引入更复杂的全向矢量推力技术。
他走回主席台,按下遥控器,幕布上出现了更详细的设计草图:现在,让我介绍海鹰的基本参数——
机长:15米
翼展:10米
最大起飞重量:8吨
发动机:单台改进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4500公斤
最大速度:音速1.2马赫(高空)
巡航速度:900公里/小时
作战半径:600公里
武器载荷:2000公斤,包括空对空导弹、空对舰导弹和常规炸弹
特殊设备:双模式矢量喷口系统,增强型短距起降能力
李明远环视一周,继续道:从今天起,我们有六个月时间完成海鹰的详细设计,一年内必须实现首飞。这个时间表非常紧张,但我相信以在座各位的才智和奉献精神,一定能够完成这一挑战。
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工程师们纷纷开始讨论技术细节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李明远满意地看着这一幕,知道自己已经成功点燃了团队的激情。
两周后,舰载机设计室内,李明远正与首席设计师胡志远讨论海鹰的最新设计方案。
矢量喷口的初步设计已经完成,胡志远指着图纸,我们采用了一种简化的机械联动系统,通过驾驶舱内的一个专用控制杆,飞行员可以在起飞/着陆模式和巡航模式之间切换。
李明远仔细查看着设计细节:密封问题解决了吗?高温气流会对活动部件造成严重侵蚀。
我们采用了改进型高温合金和陶瓷涂层,胡志远解释道,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侵蚀,但可以将维护周期控制在50小时左右,基本满足作战需求。
李明远点点头:可以接受。机翼设计呢?
胡志远展开另一张图纸:这是我们最新的气动方案。考虑到短距起降的要求,我们采用了高升力设计,包括前缘缝翼和后缘襟翼,可以在低速时提供足够的升力。
他指着机翼的特殊形状:此外,我们还引入了一种前掠-后掠组合翼型,在保持良好低速性能的同时,不会过分牺牲高速性能。
李明远对此非常满意:很好的平衡方案。武器系统呢?
目前计划配备两种主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