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回答,但一种隐约的恐惧已经开始在星条国的军事和政治圈子中蔓延开来。
……
李明远站在鲲鹏巨型结构件加工厂的车间内,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七月的蓬莱,车间里热得像蒸笼,几十台老旧机床轰鸣作响,工人们汗流浃背地操作着笨重的设备,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切削油的气味和湿热的汗水味。
李总工,这是咱们最新加工出来的主翼连接件,您看看。老王是车间里技术最好的师傅,满脸堆笑地递上一块形状复杂的金属构件。
李明远接过来,眼神瞬间暗了下来。他不用测量就能看出,这个关键构件的精度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表面粗糙不说,连几个关键孔位的同轴度都明显超差。
废品,重做。他声音平静地说,但车间里所有人都听出了其中的失望。
老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讪讪地说:李总工,这已经是我们返工第三次的了,机床精度就这样,师傅们也是尽力了
李明远没说话,只是走向边上的废品堆,那里堆满了因各种原因被淘汰的零部件,粗略估计,废品率至少在40%以上。几个月来,鲲鹏项目的工期不断拖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高精度零部件的加工难题。
我们的老机床和老师傅们,已经尽力了。车间主任小声说,可是有些精度要求,实在是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
早已习惯了精密到微米级的cnc加工中心和自动化生产线。而现在,他看到的是靠着手摇进给的半自动机床,看到的是师傅们用肉眼和老经验来判断加工精度。
巨大的时代落差让他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海鹰那边的情况如何?他转移话题问道。
车间主任面露难色:更糟。矢量喷口的复杂曲面零件,基本靠手工打磨,良品率不到20%。这些曲面如果精度不够,不是漏气就是卡死,飞行员的命就挂在上面啊。
李明远点点头,又问: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焊缝检测进度怎么样了?
全靠人工x光探伤,一天最多检查两三个焊点。按这速度,光检测工作就得三个月。
一连串的坏消息让李明远心头沉重。他穿越带来的知识和理念是超前的,但这个时代的制造能力却是巨大的瓶颈。
从车间出来,张部长正站在门口等他,脸色比他还难看。
老李,出事了。张部长压低声音,示意他跟自己走。
两人来到一间临时会议室,张部长反锁了门,掏出一份报告:星条国和北极熊国的地面间谍活动加剧了。自从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