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视线逐渐适应后,眼前的景象让每个人都瞬间屏住了呼吸。
偌大的厂房内,整齐排列着三十台银色的设备,每台大小确如家用冰箱,表面设计简洁优雅,前方是一块显示屏,一组控制按钮,和一个小巧的类似电话听筒的设备。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台设备上都有一系列指示灯在有规律地闪烁,从远处看,这些光点如同一片流动的星河,美丽而神秘。
更震撼的是,厂房内几十名工作人员正在这些设备前专注工作,他们中有人在操作屏幕,有人在分析数据,有人在调试程序,整个场景井然有序,充满了高效率的现代感。
这...汉森教授的声音因震惊而嘶哑,这是
各位,李明远自豪地宣布,这就是盘古-iii集成电路计算机系统的工作环境。每一台设备都拥有相当于一千名数学家连续计算一百年的能力。它们通过内部网络连接,形成一个强大的计算集群,支持我们的科研、工程和军事项目。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与他们熟悉的那些占据整个房间、靠真空管运行的庞然大物相比,这些小巧、优雅而明显更强大的机器,简直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
《泰晤士报》的记者首先打破沉默:李博士,请问这些机器真的...都是正常工作的计算机吗?不是模型或者道具?
李明远微微一笑:当然是真正工作的计算机。事实上,这些盘古-iii已经连续运行了三个月,没有一次故障。请跟我来,我将展示它们的实际工作情况。
他带领众人走向其中一台稍显特别的盘古-iii,这台设备被放在一个略高的平台上,周围设有观察区域。
这是我们专门为今天准备的展示机,李明远解释道,它的配置与其他机器完全相同,但为了便于各位观察,我们做了特别安排。
他站到设备前,轻轻掀开外壳的防尘罩,露出内部结构。所有人都急切地向前挤,想要一睹这个神秘设备的真面目。
内部的景象再次震惊了所有人——与西方计算机复杂的电路板、密密麻麻的真空管或晶体管、以及庞大的冷却系统完全不同,盘古-iii的内部出奇的简洁,仅有几块巴掌大小的电路板,一些整齐排列的小盒子(后来被证实是存储单元),以及一个极其精巧的电源系统。整个核心部分的体积,竟然只有大约0.5立方米!
这不可能!汉森教授失态地喊出声,冲上前去,伸手触摸机器外壳,温度几乎是常温!如此计算量产生的热量去哪里了?这种散热效率不可能实现!
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