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界面,现在,是时候开始下一阶段了。
他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翻开一页新的空白,写下了一个标题:盘古之眼——这将是下一代全球信息监控和分析系统的代号,建立在已经部署的龙芯网络基础上,能够整合和处理来自全球各地的海量数据,为龙国的战略决策提供前所未有的信息优势。
而这一切,都在各国情报机构的无数双眼睛严密监视下,悄然进行着。他们看到的只是表面——技术团队的工作、设备的维护、系统的升级。没人知道,在这些看似普通的技术活动背后,一个覆盖全球的信息帝国正在形成。
……
蓬莱基地,最高机密会议厅,凌晨三点十七分。
窗外的风雨交加,大自然的怒吼与室内人声形成奇妙的交响。灯火通明的圆形会议桌前,十几位龙国高层决策者与科技精英的面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凝重。李明远刚刚汇报完盘古之眼全球信息监控系统的最新进展,按理说会议应该结束了,但他却站在原地没动,似乎还有话要说。
张部长率先察觉到异常,他认识李明远太久了,每次这家伙眼中闪过那种特殊光芒时,准没好事。果不其然,李明远清了清嗓子: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散会前,我还有一个新的战略提案。
会议室内的空气瞬间紧绷起来。大家本以为这次会议已经够刺激的了——盘古之眼本身就是个震撼世界的大手笔,现在李明远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我建议,由龙国牵头创办一本全球顶级的科学期刊,名为《仓颉》。李明远平静地说道,语气就像在讨论今天的饭菜一样自然。
这话一出,会议室内先是一片死寂,随后爆发出一阵哗然。
什么?办科学期刊?工业部的吴部长愣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我们现在的重点不是巩固龙芯技术和扩大盘古之网吗?
李总工,我们是国防科工委,不是出版社。军方代表王将军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不满,创办什么科学期刊,有这闲工夫,不如多造几台龙芯-iii,多培训几支盘古守护者团队。
科学院的陈院士也连连摇头:李总工,恕我直言,学术期刊这条路太难走了。西方已经建立了根深蒂固的期刊体系,《自然》《科学》这些顶级期刊有上百年历史,学术界都认这些洋码子。我们贸然创办新刊物,怕是没人会理睬。
李明远似乎早预料到这些反应,脸上波澜不惊,只是静静地听着大家发言。
你们看,军工委的技术专家刘教授插话道,西方那些顶级期刊,几乎所有主编和审稿人都是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