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瞬间,会议室内似乎连时间都停止了。
没有人说话。
没有人动弹。
甚至没有人呼吸。
陈院士的眼镜从鼻梁上滑下来,却浑然不觉。王将军的茶杯停在半空中,忘了放下。张部长的嘴巴微微张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每个人的大脑似乎都短路了,无法处理他们刚刚听到的信息。
可控核聚变?
稳定输出净能量?
工程时间表?
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对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产生了超出想象的冲击力。他们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是真的,那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
核裂变为龙国带来了战略威慑,但核聚变——那是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是点亮星辰大海的钥匙,是改变世界格局的终极力量!
终于,陈院士颤抖着声音打破了沉默:李...李总工,你是在开玩笑吧?他不自觉地摘下眼镜,用袖子擦了擦,仿佛这样能让他更清晰地理解当前的状况,我们...我们哪有什么炎龙工程?哪有什么可控核聚变研究?
其他人也纷纷回过神来,会议室内响起一片嗡嗡的低语,每个人都在试图消化这个信息,或者与周围的同事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是啊,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个项目?军工委的一位高级工程师困惑地说。
可控核聚变?那不是星条国和北极熊国都还在实验室阶段的技术吗?另一位科学家疑惑地问道。
根本不可能!托卡马克装置的等离子体稳定性问题至今无解!一位物理学家几乎是喊出来的。
面对这些质疑,李明远没有立即回应。他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个红色封套,上面印有绝密字样和一个奇特的烛龙图案印章。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封套,取出几张照片和一份薄薄的报告,然后将它们放在会议桌中央。
这是蓬莱岛西北区新建的地下实验室,代号烛龙。李明远平静地说,过去八个月,我们在那里进行了十七次小型聚变实验。最近一次,已经实现了约1.2的q值。
q值大于1!这意味着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已经超过了维持反应所需的输入能量——这是核聚变研究的一个根本性里程碑,是从实验室玩具到实用能源的关键转折点!
科学家们蜂拥而上,争相查看这些照片和数据。照片上显示着一个环形装置,形似托卡马克但又有明显的结构差异,中央的等离子体呈现出令人心悸的蓝白色光芒。另一张照片显示了某种特殊的金属结构,看起来像是反应堆的内壁材料。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