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研发部,全力配合。”
这话一出,研发部的负责人,一位从德国留学回来的、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博士,李建国,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
“朱董,我恕难从命。”李建国的声音很生硬,“我尊重您为集团带来的胜利,也承认张帆先生或许在急救方面有独到之处。但是,现代医药研发,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需要的是海量的数据,双盲的实验,精确的分子式!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古方’和‘元气’!”
“让一个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来主导我们投资上百亿的项目,这不光是对我们研发团队所有人的侮辱,更是对集团的未来,不负责任!”
李建国的话,说出了在场大部分技术人员的心声。他们敬畏张帆的“神迹”,但不代表他们能接受一个“神棍”来领导他们工作。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朱淋清的脸色,沉了下来。她正要开口,张帆却抬手,制止了她。
他走到李建国面前,脸上没什么表情。
“你们现在,是不是有一个关于‘神经元再生因子’的项目,卡了半年了?”张帆开口问道。
李建国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是他们部门一个高度保密的项目,投入巨大,但一直无法在“诱导分化稳定性”上取得突破,已经陷入了僵局。他怎么会知道?
张帆没理会他的惊讶,自顾自地走到会议室的白板前,拿起笔,写下了一连串在中医里最基础的药材名字:当归、黄芪、丹参、川芎……
“你们的思路,是利用高活性的生物蛋白,去‘刺激’休眠的神经元。对吗?”张帆一边写,一边说,“思路没错,但方法错了。刺激,是外力,是强迫。就像你用鞭子抽一匹累死的马,它就算能再跑两步,最后也只会死得更快。”
他转过身,看着目瞪口呆的李建国。
“中医的理念,是‘疏导’和‘滋养’。神经元休眠,是因为它所在的‘环境’出了问题,气血不通,营养送不过去。你要做的,不是抽它,而是给它松土、浇水、施肥。”
他指着白板上的那些药材。
“当归补血活血,黄芪补气固表,丹参破瘀生新……这些药材,用现代技术,将它们的有效成分,按照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重新组合。它不会直接‘刺激’神经元,但它能改善神经元周围的微环境,让气血重新流通起来。土壤肥沃了,种子自然会发芽。”
“君臣佐使?胡闹!”李建国本能地反驳,“这是玄学!没有数据支撑!”
“数据?”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