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人共同娱乐的公共活动室等等。这些建筑因人口减少入不敷出后,因为维护成本太高,连改作它用也没人接盘,只能直接关闭。
林克站在门口看了看,没有接盘的想法。这种巨大的公共建筑想重新运转起来,最重要的还是人。
房子是想建多大建多大,哪怕建个紫禁城也没人管。但没有足够的人填进去,再大的建筑也会萧条荒废。
小镇常住人口200+,50岁以上占三分之一(几乎都是当年的矿业工人),未教育人口占比也是三分之一,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
还有镇中心的广场和大片绿地,也是当年城镇规划时预留的商业地块,如今没有商业只有绿地。米国人没什么乡土情结,哪里有钱就去哪里。不产生钱的地方别说漂亮的小镇,造价上亿的豪华酒店也说抛弃就抛弃。
一切都讲成本,如今小镇经济萎缩,那些空地想重新开发几乎是不可能的。
林克不计成本的投资也不可能。鹈鹕镇缺的不止资金,还缺建材商、熟练工人、物流体系、受教育人群、管理者,就没什么不缺的。
想投钱重建,要面临两种选择:要么重新培育产业链,承担前期高昂的投入资金,这是政府职能,注定没人做;要么就从凤凰城雇开发商,付出额外的人工和物流成本,获得的却是偏僻小镇的工作场所。
两种选择都得不偿失。
星露谷自身奇特的环境,很适合与世隔绝,缺点是很难吸引外来人口。于是一个景色宜人、生活舒适,又正在败落的小镇就这么诞生了。
小镇倒是不会走向破产,每当经费不足,就会有“冤大头”用一百美元一朵花,两百美元一块石头的价格买走大量物资,来创造gdp。
这些人实际上是里世界的人,普通人的钱就是个数字。
他们没有,但又不缺。
鹈鹕镇的环境很符合他们的心意。
实在撑不下去,就像林克说的,还可以卖木材、渔业资源。
实在实在不行,还有重开宝石矿这一招。这个选项放到最后,不是因为困难,而是因为那里实际上出产的是魔法宝石。想想也知道——普通宝石矿最多出产一两种宝石,比如缅甸的翡翠,澳大利亚的蓝宝石。
谁会像星露谷的宝石矿这样,一口气出产20+品种的宝石?
从最便宜的石榴石到昂贵的钻石应有尽有,连化学成分都不同。
除非地壳冷却时上帝在跳芭蕾舞,不然不可能是天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