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造营2021》第一轮淘汰机制启动后,35名学员的离开犹如投入静水中的巨石,在剩余选手群体中激发出肉眼可见的集体性焦虑。裴清莞对竞赛生态的认知迭代颇具典型意义——在晋级线从初始的90人骤降至55人时,节目叙事逻辑已从才艺展示阶段正式转入生存博弈阶段。这种转折不仅体现在选手们日益外显的竞争策略调整,更折射出偶像产业特有的"注意力经济"运作规律。”
“听起来很可笑不是吗?”
“《创造营2021》 由腾讯视频与世创集团还有多家经纪公司联袂打造的巨型偶像试验场,在完成首轮淘汰的熵减效应后,正式开启了马太效应的加速进程。根据艺恩数据监测,节目播出第三周的全网声量环比激增217%,而资源虹吸定律正将85%的流量汇聚至TOP10选手矩阵。”
“但这场看似残酷的生存游戏,多么可笑啊,实则嵌套着更大的行业悖论。近五年内娱限定团,成团夜的热搜爆发量与团体存续期的商业价值相关系数仅为0.32。以《偶像练习生》出道团NINE PERCENT为例,虽然成团期间微博超话阅读量累计破千亿,但合体活动天数不足总运营周期的15%。这种"组团即解构"的怪圈,暴露出资本方对"团魂"概念的消费本质——它不过是经纪公司套现粉丝经济的短期信用凭证。”
“这个“团魂”能维持到什么时候呢?”
“幸好最后《创造营2021》这个团,成团了运营公司是时代峰峻=世创,不是哇唧唧哇。”
“裴清莞这次投资创系列男团的目的,是回本,第二是别让内娱完了,现代男团的'羁绊叙事',70%依赖后期剪辑的蒙太奇重构,25%来自社交媒体的话题拼贴,真实发生的团体互动不足5%。”
“idol是资本的博弈没错,裴清莞把自己变成了博弈的话,等于把棋局都掀过来,做了执棋人了,棋局想要怎么布,那都是她一念之间。”
“………………………………………………………………………………………………………………”
“海南海花岛的深夜练习室里,《峰顶》组的白板被五颜六色的便签纸贴得密不透风。喝着酸奶的裴清莞,AK刘彰握着马克笔在节奏谱上勾画十六分音符的空拍位置,奥斯卡正用手机软件调试低音贝斯轨,曾涵江叼着棒棒糖反复试唱hook段落。这场面像极地下说唱工作室——如果忽略角落里咬着铅笔头苦思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