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队两位选手的平衡木发挥对她们自己来说还是可以的,得分都在13.8左右。主要是她们的结环跳,后腿的规格没有达到要求,肯定是要降组的,所以最终承认的难度和理论难度就会有比较大的差距。申诉无效。”
其实这些早就和最后的金牌之争没有关系。
苏杏深吸一口气,终于要面对最关键的部分,竟还是会有近乡情怯之感。镜头从近景又拉成远景,屏幕边缘足够放下台下正劈叉坐在地上压腿的简秋宁。体操运动员们惊人的柔韧性允许她的腰和膝盖贴合到一起,从前面的脚尖延伸成一动不动的一条直线。
“我们看到美国队苏妮的平衡木。交换腿跳上,接交换腿180再接小翻。成了。”
--------------------
其实一直很喜欢屈叶+pak这个连接,可惜东京之后就性价比下跌了hh
第八十四章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成了。这应该是后团360,她的主技巧动作,后面还接了劈叉跳、小翻,接得挺快挺干脆啊听起来。
简秋宁不抬起头,但她清楚地听得见落木时脚掌与木面的每一下叩击。每一声都非常清脆,伴随着台下零星响起的掌声和喝彩声。然后是清脆的提示音,再然后响起了更响亮和持久的掌声,——以及下法落进海绵垫里的闷响。
“我该上场了。”
她平静地循着台阶走上赛台,先拿镁粉块把几个标记画好,然后退回起跑线。默念要领,垂下的双手轻轻锤击着两边大腿肌肉,尔后抬起头紧盯木端,让意识完全收束到这10cm*5m的木条上。
“很坚定——很镇定的眼神。”
周边一切都陷入寂静的黑暗。团体刚失误过,现在体能状态还不如那时,热身也没有成功,只有简秋宁知道自己只能放开手拼一把了。所以她没有去看上一位的得分,上场之前也刻意没有说话,为的就是让头脑百分百地冷静下来。
她也没有认真地去管倒计时,几乎只凭着自己的节奏。三次深深吸气吐气之后助跑,前屈跳上,脚下微微的一颤及时控制住了没有波及到躯干。稳住,不能慌,简秋宁默念着提醒自己,在白线的位置刻意地拖慢手部舞蹈的节奏给自己争取适应的时间。助跑前屈,借助木条的回弹力接上横分跳、竖分跳,幻觉中她几乎可以听到自己念叨出声,用夸张到滑稽的声音像鼓励刚进体操馆的小朋友一样在鼓励着自己:“很好!就是这样!对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