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轩的书房里,灯火常常亮至深夜。
甄嬛伏案于那些日益繁杂的账册与宫务记录中,眉尖微蹙,神情专注。华妃交付的已不仅仅是简单的采买清单,渐渐涉及各宫用度对比、节庆开销预算、甚至部分低阶宫人的调度记录。
这已远超一个嫔位妃嫔应接触的范围,是华妃毫不掩饰的栽培与……试探。
甄嬛深知其意,处理得愈发谨慎。她心思缜密,算学功底原本就好,加之格外用心,总能从枯燥的数字中迅速发现蹊跷——某处份例超支得离谱,某项采购价格虚高,某个环节记录模糊不清。
她用朱笔细细标注,却不擅自裁决,只将疑点整理成条,附上自己的推算与建议,每日由槿汐送至永和宫,交由华妃最终定夺。
华妃有时会采纳她的建议,雷厉风行地处置相关人等;有时则会批回“暂缓”或“另议”,并附上简短提示,点出其中牵扯的人事或更深层的利害关系,犹如一位严苛的老师,引导甄嬛看清数字背后的刀光剑影。
甄嬛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一切。她感到一扇全新的大门在面前打开,权力不再是虚无的概念,而是化作了具体的数字、人事和规则。她在华妃的指引下,笨拙却飞速地成长着,内心深处那种掌控命运的渴望被悄然点燃。
然而,这份“殊荣”自然也引来了无数目光。羡慕、嫉妒、猜忌……暗流在平静的表象下涌动。
安陵容来碎玉轩的次数渐渐少了,即便来了,笑容也总带着几分勉强,言语间常透出“姐姐如今是华妃娘娘跟前的红人,事务繁忙,妹妹不敢叨扰”的酸意。
沈眉庄则真心为甄嬛高兴,却也不无担忧:“嬛儿,华妃娘娘如此倚重,是好事,却也树大招风。你需得万事小心,切勿被人拿了错处。”
甄嬛握紧她的手:“姐姐放心,我省得。”她何尝不知自己行走于刀尖之上?但既已踏上这条路,便再无退路。
………………
永和宫内,年世兰翻阅着甄嬛每日送来的“功课”,眼底赞赏之色愈浓。
甄嬛的进步速度超乎她的预期。不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