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干净净,新屋子盖起来,还修了排水沟,建了垃圾场,茅厕多了四五间,甚至有个公用的大浴室。
柴房里的柴堆得满满当当,菜地长出绿油油的蔬菜,围了一圈篱笆,栽种了几棵果树。
一只母鸡正带着一群毛茸茸的小鸡仔刨地觅食,旁边是别的鸡,还有巡逻山寨的狼狗、养来捕鼠的猫,连小猪都养了五六只。
沈嘉禾送给沈不饿的驴当然在,每天吃东西,到处闲逛溜达,被养得油光水滑。
对比一个月前潦草的山贼老巢,现在的山寨像个正经村子,而且是没有地主官吏盘剥的村子。几个泥瓦匠在山寨里忙活了一个月,想带着一家老小搬来住,免得受地主恶气,被官吏催着交各种税。
但山寨没有进项,
支出日益增加,山贼们留下的钱粮撑不了太久。
寨民们也知道钱会花完,会干农活的在山上开垦田地,有手艺的编织竹制品、烧制陶缸陶罐陶碗,拿到山下贩卖。
山贼并不是生下来就做了山贼,他们曾经是农民、工匠,也想过安稳日子。
安稳日子是打出来的!
沈不饿召集高层,宣布道:“我们该打大户了。山上不适合种地养牲畜,买东西要走一个时辰山路,一点都不方便。山下才是我们该住的地方,才是我们该占的地盘!”
第33章
山下的情况她们打听清楚了,鲁家有一南一北两个大地主,还有个势力稍小的范家,都是不顾佃户性命,往死里剥削的地主。
南鲁家比较上进,老爷是个秀才,儿子是童生,在县里的书院读书。由于屡次考不上秀才,这童生儿子索性不考了,成天在茶楼、勾栏厮混,经常问老爷要钱花。为了钱,南鲁家这几年逼死的佃农比往年多,大家恨透了老爷。
北鲁家没有会读书的人,更擅长做生意。沈不饿下山买布料时遇到的欺生布庄,就是北鲁家开的。
范家不读书不经营,全靠地里山里出产的东西过活,今年累死了几个雇工。
先收拾哪家?
沈不饿认为北鲁家最富裕,遂清点寨中兵丁,准备突袭。南鲁家她也没有放过的想法,请沈嘉禾出手,范家留在最后,她们一起解决。
这天夜里,月黑风高。
沈不饿带着人悄悄下山,来到北鲁家的大宅外。
不必搬梯子翻过高高的墙头,她学几声猫叫,宅子里便有人开门,把她们放进去。
却是沈不饿在小孩帮的老手下,不久前来到清河镇上,顶替佃农女儿进了北鲁家做仆从,已把北鲁家的状况摸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