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所谓的改革,在祁同言看来,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小孩子过家家。
祁政虽然打心底里并不认同自己这位兄长的建议,可他却不能不听,这几日倒是也安分了不少。
然而谢訦却突然开口,惹得满屋子的大臣顿时议论纷纷。
他看着下面众人,脑海当中想的却是昨夜看到的崇德殿送来的书册上写着的内容,随后缓缓开口道:“朕决定,凡是拥有盛国户籍的人,均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当中。”
此话一出,顿时语惊四座,引起了朝臣的广泛讨论。
谢訦在这个节骨眼上提起这件事情,让他们不得不联想到近些时日大批人涌入培训机构,导致各地官府可用的人手急剧下降一事。
而至于这些闹得沸沸扬扬的培训机构,不仅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便迅速打出了名头,还在其他地方也开设了分部。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打出了“只要你敢报名,我们包你上岸”的名头,一时之间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报名。
原本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对此不屑一顾,认为那些所谓的商户和贩夫走卒,压根不会也没有机会去参加。
而谢訦如今这一番说辞,分明是坐实了那些京中的传言——
他对世家,要出手了。
如此大规模的寒门子弟涌入,势必会带来世家子弟入仕的比例减少,而盛国的官僚体系也势必会引起巨大变动。除此之外,在职官员也能参加考试,不再是以单一的绩效论升迁,他们培养势力也会更加困难。
而隐藏在下方大臣当中的祁政听到这一番话之后,嘴角更是勾起了一抹得逞的笑容。
然而很快,他脸上的笑意便挂不住了。
因为谢訦的话还远远没有说完,在抛出这一平地惊雷之后,他又接连轻描淡写地说出了不限于“遴选”、“选调”等奇怪话语。
直到最后,谢訦说累了,居然直接让王诚从他的书房里拿过一本厚厚的册子,吩咐他将上面的内容一字不差地念给下面的大臣们听。
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下面的所有人才反应过来——
这场改革,从来不是谢訦的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
而王诚手上的这本虽然是叫册子,可观其厚度,却是快要有一本书籍那样厚了。
于是剩下的早朝时间里,众位大臣被迫体验了一番站着听“夫子”念书的滋味,等王诚念得口干舌燥,好不容易才将上面的内容念完之后,谢訦这才环视了一圈,抬手示意王诚退下。
见状,下头的大臣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好了。”就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