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琴行。午后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马嘉祺没有解释带他来的目的,也没有提《回声》何时弹给他听。但丁程鑫的心却被一种巨大的、温暖的满足感填满。
这次见面,没有排练室里的沉重对话,没有音乐节后台的紧张期待,只有一架会唱歌的老钢琴,一首温暖的旧曲,和一个关于新歌的、平静的询问。它像一首日常的变奏曲,在冰湖初融的晨光里,奏响了生活本该有的、平静而温暖的音符。马嘉祺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笨拙地靠近,尝试着在规则与冰冷之外,建立一种全新的、基于音乐理解的联结。
又过了几天,丁程鑫终于觉得《回声》达到了他想要表达的状态。这是一首关于理解、关于伤痕、关于在无声深渊旁发出呼唤并最终听到微弱回应的歌。旋律温暖而坚韧,带着抚慰的力量,如同黑暗中的拥抱。
他带着整理好的乐谱,第一次主动回到了那个久违的别墅。熟悉的庭院,熟悉的琴房(锁已经换回原来的),还有厨房飘来的、丁淑慧炖汤的温暖香气。一切都似乎没变,但空气中弥漫的细微暖流告诉他,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
他没有去书房,而是径直去了音乐角。阳光透过玻璃顶棚洒下,钢琴安静地伫立着。他坐在琴凳上,将《回声》的乐谱放在谱架上。
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沉稳而熟悉。丁程鑫没有回头,只是深吸一口气,手指落在琴键上。温暖而带着叙事感的旋律流淌出来,如同倾诉:
> 「当声音沉入深渊,
> 黑暗吞噬了语言。
> 我在寂静的岸边,
> 投下破碎的诗篇…
> 没有期待的回应,
> 只有漫长的搁浅…
> 直到…一丝微弱的震颤,
> 从冰冷深处传来…
> 不是相同的旋律,
> 不是期待的回音,
> 是另一颗星辰的轨道,
> 在黑暗中…悄然靠近…」
他唱得投入,歌声清澈而充满情感,将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理解、等待、以及最终获得回应的温暖和释然,全部倾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