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宋亚轩配合着升半音,两股声音在夜空里缠绕,像两条终于交汇的河。
最后一个和弦落下,远处保安的手电光束扫过来:
"谁在那边?"
两人对视一眼,拎起琴就跑,脚步声在塑胶跑道上一轻一重——
38码与42码,跛脚节拍器终于同步,像心跳找到同款节奏。
冲出侧门时,他们笑得喘不过气,额头顶在一起,白雾交织。
严浩翔喘着气说:"宋亚轩,我们逃吧。"
"逃去哪?"
"先把歌写完,剩下的——交给春天。"
3 公开处刑
周一早读,老李把两人叫到办公室。
"周六夜里,操场非法演奏?"
老李推推眼镜,电脑屏幕上是保安拍到的模糊照片:两道背影,一个抱吉他,一个背键盘,头顶月光像舞台追光。
宋亚轩心口一紧,严浩翔却往前半步,"是我,带头的。"
老李盯了他两秒,忽然笑了:"下周月考,你们考进年级前一百,我就当没看见。"
"还要做件事,"他点点桌子,"艺术节得奖,学校推你们参加市青少年音乐峰会,得再交一首原创。"
"主题?"宋亚轩小声问。
"春天。"老李扫他们一眼,"冬天都熬成酒了,春天还远吗?"
——原来夜里那首,被他听见了。
走出办公室,宋亚轩脚底发飘:"真要考前一百?"
严浩翔耸肩,"我罩你,这次换文化分。"
于是晚自习多了诡异一幕:
年级倒数第一的严浩翔,抱着数学五三,堵在学霸宋亚轩旁边,"椭圆方程怎么写?"
宋亚轩拿铅笔在草稿纸画圈,"先设长轴2a,再……"
讲到一半,严浩翔突然用铅笔末端戳他指尖,"宋老师,教累了就歇会。"
宋亚轩耳尖发红,却也没抽手——
暧昧在题海里浮浮沉沉,像一盏不肯熄灭的渔火。
4 寒假·地下铁
12月31日,渝城入冬,地铁六号线延线开通,终点直通新机场。
峰会初选定在跨年夜里,场地:地铁草房站地下通道。
主办方说:让音乐回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