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他拿起笔,在旁边补了个小太阳,正好落在波形的最高点:“这是开心的时候,声波会更活跃。”
然后他又画了个向下的波形,旁边画了只缩成一团的小猫:“这是难过的时候,会变平缓。”
顾影看着那两只并排的太阳和小猫,忽然想起他送的保温杯,想起剧本上的批注,想起吉他弦上的错音。
这些看似零散的细节,像一个个孤立的音符,此刻忽然连成了段完整的旋律。
“你好像很懂怎么表达情绪。”
她忍不住说。
马嘉祺的笔尖顿了顿,抬头时眼里带着点笑意:“可能是因为……不太会说漂亮话,只能用这些笨办法。”
下午拍的是林漾给苏晚讲解声波实验的戏。
道具组弄来台老式示波器,屏幕上跳动着绿色的波形,随着马嘉祺说话的声音起伏变化。
“你看,”他指着屏幕,声音比平时低了些,“人说话时的声波是这样的,有高有低,像在跳舞。”
顾影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绿色线条,忽然想起凌晨三点的山风,想起雨夜的吉他声,想起保温杯里慢慢凉下去的姜茶。
原来那些没说出口的关心,早就变成了声波,藏在这些跳动的线条里。
“当两个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会产生共振。”
马嘉祺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点林漾式的认真,“就像……两个本来不相干的人,突然找到了相同的节奏。”
这句话不是剧本里的。
顾影抬眼时,正好撞上他的目光。
示波器的绿光在他瞳孔里明明灭灭,像落满了星星的湖面。
“卡!”
张导的声音带着笑意,“你们俩这眼神,是想把实验室变成民政局啊?”
全场哄笑起来。
马嘉祺的耳朵红得像熟透的苹果,转身去调试示波器,假装没听见导演的调侃。
顾影低头整理剧本,指尖却在“共振”两个字下面,轻轻画了道波浪线。
收工时,物理教授特意来找马嘉祺,塞给他本签了名的《声学原理》:“小伙子有天赋,要是不做演员,搞物理研究也能成气候。”
马嘉祺抱着书,笑得有点不好意思:“谢谢教授,我就是瞎琢磨。”
“可不是瞎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