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当我再次艰难地恢复意识,意识仿佛从无尽的黑暗深渊缓缓浮起,映入眼帘的是宋亚轩和那两名孩童。那一刻,一股强烈的感激之情如同暖流般在我心中汩汩流淌,几乎要将我整个人淹没。
宋亚轩救了我,这个勇敢的举动,就像在我坠入绝望深渊时伸来的有力援手,让我对他充满了好感。后来,他将我安置在法租界白兰巷 35 号。这是一座略显陈旧的小楼,隐匿在租界的一角,周围的建筑高低错落,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沧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亚轩开始悉心照料我。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阴霾,如同一个疲惫不堪的旅人,在层层乌云的阻拦下,好不容易才缓缓洒在窗前,给房间带来了一丝微弱得近乎奢侈的光亮。宋亚轩早早地起身,简单地整理了一下那身略显破旧却整洁的衣衫,动作利落而安静,随后便轻手轻脚地走进简陋的厨房。厨房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味,墙壁上布满了水渍,仿佛是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记录着这里曾经经历的风雨。炉灶在墙角静静伫立,仿佛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时光的流转。
他熟练地蹲下身子,那身姿透着一股常年训练才有的矫健。他拿起火钳,将柴火一根一根地小心翼翼地塞进炉灶里,动作沉稳而有序,就像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然后,他掏出火柴,轻轻一划,“哧啦” 一声,火柴燃起明亮的火焰,他迅速将其凑近柴火。柴火噼里啪啦地燃烧起来,火焰欢快地跳跃着,映照着宋亚轩冷峻的脸庞。
那火光在他脸上闪烁,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可他的眼神却有些游离,专注地盯着锅中翻滚的米粥,思绪却不知飘向了何处。那眼神中,偶尔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仿佛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
粥煮好后,宋亚轩端着热气腾腾的粥来到我床边。他的表情依旧冷漠,如同一块冰冷的石头,没有丝毫表情的变化,仿佛外界的一切都难以触动他的心弦。
语气平淡地说道。
宋亚轩“连长,喝点粥,吃点东西才有力气养伤。”
那声音不带一丝温度,却又透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坚定。
我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虚弱的微笑,接过粥碗,热气腾腾的粥香扑鼻而来,让我在这寒冷的日子里感受到了一丝难得的温暖。心中对他充满了感激,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生命如风中残烛般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