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医将岁宁的刻苦与日益精进的悟性看在眼里,心中欣慰,越发倾囊相授,再无保留。
岁宁的天赋如璞玉经琢,逐渐绽放出夺目光彩。
她不仅记忆力超群,对药性有着近乎本能的惊人直觉,更在针灸和解毒这两项极需天分与巧思的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悟性。
有时哑医只稍作比划,她便能领会其中精微变化,甚至举一反三。
谷中的日子清寂却异常充实。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不知不觉,四个春秋悄然流逝。
当年的少女早已脱胎换骨。
身形抽高,玲珑有致,昔日略带稚气的容颜彻底长开,眉眼如画,褪去了青涩与怯懦,沉淀下几分沉静与从容的自信。
那双曾经总是盛满不安与依赖的眸子,如今清澈依旧,却更多了洞悉与聪慧的光芒。
举止间落落大方,谈吐温和有度,即便面对谷外求医的陌生人,也能沉稳应对。
她不再仅仅是那个需要被保护,动辄惊慌落泪的小女孩。
她开始能独立处理复杂的伤症,面对高热惊厥的孩童或伤口溃烂的猎户,她下针稳准,用药果断。
她配制的金疮药止血生肌效果奇佳,连哑医捻须细品后,也会缓缓点头,眼中露出赞许。
更难得的是,她开始能针对某些疑难杂症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岁宁“爷爷,您看这味‘七叶莲’,《药性赋》说其性烈,主通络祛瘀,但我在配伍‘清风散’时,发现若减其半量,佐以‘雪蚕粉’调和其烈性,对于陈年关节痹痛的渗透力似乎更佳,且不易引发虚火?”
岁宁拿着一份自己琢磨的方子草稿,递给哑医,眼神里带着求证的光。
哑医接过,仔细端详,眼中精光一闪,随即比划了起来。
相处久了,岁宁也大概看得懂哑医的手语了,他在夸她。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