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铲,用力向地面铲去,然后放下铲子,将“土壤”拿在手心向观众展示。
“这就是流星街的土壤,碎布头、纸屑容易消失的东西,塑料碎片、废弃金属会永远留在土壤里,工业发展以来的大量垃圾投放使得流星街大部分适宜种植和居住地的土地都被覆盖、污染,但是它反而得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因为食物浪费。”
说话的红发碧眼女孩嘴唇干裂起皮,面颊有一片明显的过敏性皮疹,汗水从额头留下一条汗渍,她带着专业的户外手套,并不担心土壤中的金属碎片。
她解下自己半人大的行囊,将它小心夹在两脚之间,拿出了之前准备好的样本袋子。
“这是我在这个区域采集到的样本,**、感染禽流感的病鸡……多种多样,流星街的居民们也都是生化应对专家,他们会根据污染性质,制作警示牌,或者穿上自制的防护服,从污染区里找到有价值的物品。”
“他们有自己的工业,或者说手工工业,毕竟没有哪一台完好的机床会被扔到垃圾桶里,但是当地人可以修,两台坏的就可以拼凑出一台好的来,甚至可以说流星街每一台加工机器都是机械师独特的设计,是不是特别酷,我小的时候就以为工程师是这样工作的……”
流星街的真实生活和生产,就在共6小时分三集播放的纪录片中展现无遗,斯黛拉的语气并不是完全悲切,不乏活泼。
反而让观者在轻松中,越发感触到流星街生活的悲惨。
【我愿意领养一个流星街的孩子,有没有渠道】
【我收回之前的话,他们不是不爱干净,是水太珍贵了,该死的企业】
【发卡号吧,我打钱还不行啊呜呜】
斯黛拉没想到纪录片能有如此高的热度,但是通过外界筹集善款是她早有的打算,因此播出不久后就通过将大量的援助资金汇聚到了手中,甚至与航运公司签订了协议,将外界的援助物资和购买的急需设备运进流星街。
在斯黛拉的指挥下,小小的聚落越来越像个样子,虽然流星街的居民并不知道外界的轩然大波,但是斯黛拉“财大气粗”又实力强横,当地人和帮派都知道了这个硬茬子,也不乏当地人想要加入斯黛拉的聚落。
世间万物,往往建设起来艰难的,破坏起来偏偏格外容易。
一次垃圾的投送就能毁掉一切的努力。
费尽心力建好的净水房还有教室,第二次被埋在了从天而降的生活垃圾下,即便是斯黛拉这样的念能力强者也无法阻止,她唯一能做的只是救出仍在其中的同伴和孩子。
好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