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林顺,其他几乎都是普通的同学之交。
“只知道学习的书呆子”,这是初柠常听见同龄人对她的评价。
她就像是枯燥无趣的木头人,习惯性地安静着,重复地学习着。
因着一张张高分试卷成为老师家长称赞的“乖学生”,成为身边孩子总被家长用来指责对比的“别人家的好孩子”。
也因此,同龄人对“好学生”莫名的敬畏和距离感,常被比较导致的无辜迁怒,初柠的世界很安静。
而她似乎也并不在意,仍日复一日地扮演着“好学生”地角色,在身边人还在玩闹的时候,初柠却沉浸在枯燥的学习。
她似乎与众不同,似乎是个很装的小孩子,是个“小怪物”。
初柠虽然慢,但并不是不知道。
可她也并没有改变,她的想法很简单,她就是要好好读书,要考上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带着奶奶过上更好的生活。
初柠是什么时候觉得读书很重要。
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在村小的某一次考试中,她考到了第一名,校长给了她一张奖状,还奖励了她一块猪肉,和几只小鸡仔,让她背在背框里带回家去。
初柠这才知道,原来她考得好,不仅有老师的奖励,奶奶的笑容,更能帮到家里。
回家的时候,要经过一条泥泞的土路,很窄,要是刚下雨,地上还有黏黏的稀泥巴,粘在鞋边很难洗刷掉。
平常的初柠觉得路很难走,想快点。
那天是个下雨天,初柠走得很慢,很小心,她身上背着沉甸甸的背筐,可她并不觉得路难走,也并不着急了。
小小的脚丫,踩在黄黏黏的稀泥巴上,脏了鞋,可小姑娘脚步又很轻快,奖状被拿在手里晃着,两个羊角辫在风中摇摇摆摆。
那一刻,课本上的话,老师告诉小小的她们,说“读书改变命运”,忽然具象化。
所谓改变命运,对于小小的初柠来说。
那是许久才能吃上一次的猪肉,是鸡仔长大后可以下蛋,鸡和鸡蛋都可以去菜市场换钱,是奶奶为她做上的一碗只有鸡蛋没有面的鸡蛋面。
而从那天,命运改变的齿轮也在悄悄地转动。
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一个人重要也不重要,并非唯一的评判标准。
但至少对于学生时代的初柠,对于几乎一无所有的匮乏的她来说,如沙漠迷失者看见天上的北极星,如谈判桌上的商人终于有了对等的筹码。
年少的初柠清晰地知道——
这是她在一无所有的年纪,能够为自己杀出一条路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