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绣房,于氏与大妮儿,温潋温泂加上陈玉娘一起,搬到了前面的店堂。
店堂要点薰笼,一只还不够,得点两只。
温屿需要去买炭,合作伙伴贺东家魏东家,甚至梁逊生都送了冬至节礼来。除去还礼,同时给她提了醒,要提前准备他们的年礼。
加上林裕和林长善,黄麻子张三儿的礼加进贡,给绣娘她们的过节过年礼,银子每天如水一样哗啦啦流出去。
转瞬间就到了年底,温屿开始盘账。
应付的账款,只有绣娘的工钱。应收的账款,则是已收了一半定金,还未交货的绣活,共计两百七十三两。
买卖宅子留下的银子她有单独的帐,以后的家什会从这里面支出。
其余的现银,共计二百三十八两七钱。应收账款中包含要支付的税收工钱,这两百多两,则是她这一年辛苦下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而眼下的巧绣坊,才将将扩大规模,进入正式经营阶段。
温屿不打算做得太大,树大招风,闷声发财才是硬道理。
她有干股的家什那边,林裕和考虑到大周人的习惯,与魏东家商议之后做了改动。像是后世的沙发床一样,摊开可成宽敞的榻,收起则是能靠背的坐榻。
温屿很是佩服他们的头脑,她去看过一次,折叠部分用了卯榫结构,灵活又结实。
林裕和打算在年后开春时正式售卖,而且他不止只在明州府卖,还与临近的江州府,平江府几个熟悉的商人合作,同时卖到这两地去。
温屿估计她能分到一笔不少的银子,算上现在的积蓄,顿时转忧为喜。
提早两天给绣娘放假,买了一堆鸡鸭鱼肉等吃食,准备过个丰厚热闹的年。
大年二十九这日,温屿睡到半晌午才起来。一出门,便被迎面来的寒风,吹了个仰倒。
“不会是要下雪了吧?”温屿袖手缩着脖子,望着天上模模糊糊的太阳直打哆嗦。
荀舫不知从何处弄来一株含苞待放的梅花,正放在廊檐下摆弄,闻言他头也不抬道:“下雪正好,瑞雪兆丰年。”
“你这是何不食肉糜。”温屿鄙夷他,上前扯了一朵花骨朵,放在鼻下使劲闻。
“什么气味都没有,谁说暗香浮动月黄昏了?”温屿没闻出暗香,嫌弃地扔了。
“只怪你鼻子被鼻屎堵住了。”荀舫见她辣手摧花,顿时怒瞪过来。
温屿呸了声,下意识吸了吸鼻子,小跑着冲向灶房。打水洗漱之后,拿了锅中温着的大葱肉包子,舀了碗小米粥,守在小炉边烤火吃起来。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