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和手上买的十多亩地,温屿准备再买一些,凑足三十亩。再多,她就不会买了。
要是粮食价钱大幅动荡,天下不太平,谁都不能独善其身。民乱一起,有粮食并不安全。
要是天下安宁,粮食价钱不贵,三十亩地收到的租子,哪怕不够平时吃,再买一些也花不了几个钱。
并非是温屿杞人忧天,这些都是史书上曾记载过,血淋淋的历史。
“荀翰林,你难道不做官,不去京城,准备弃政从商了?”温屿笑问道。
荀舫朝温屿扬扬眉,笑而不语。
温屿习惯了他的德性,见他不做声,也懒得理会,没再多问。
过了两日,荀舫独身一人启程前往京城。温屿将他送到码头,挥手道别:“一路平安,封官进爵!”
荀舫深深望了温屿一眼,道了声珍重,转身登上甲板。
清晨的码头上,人潮涌动。河面上浮起一层薄雾,河水拍案,带来阵阵的水腥味。远处有船驶来,码头有船离去。
相聚离别,人生永恒的两大主题。
兴许是早已知道他们的结果,有了漫长的适应过程,温屿心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略微站了一会,转身上车回绣坊。
对荀舫的离开,最难受的是温屹,开始哭唧唧,整个人消瘦了一大圈。
温屿以为他是为自己不能考功名,荀舫却高中探花,出仕为官,他因此嫉妒伤心了。
苦夏过去,秋天来临,温屹养胖了些,不再成日红着眼,却变得忧郁起来。见到温屿时,总是一脸的忧虑。
温屿大致猜到了温屹的那点小心思,荀舫独自进京,她却留在明州府。
年轻夫妻分隔两地,且她未曾生养。温屹是在担忧荀舫会休妻另娶,或者纳妾室,给荀家生孩子绵延香火。
不只是温屹,绣坊的绣娘们,蒋玉娘与陈婶子她们都明里暗里打探过。
贺东家与魏东家两家,轮流将她请了去,让家中娘子来劝她,哪怕买卖不做,也要去京城,夫妻团聚。
他们都是好意,在当今世道,商如何能与官比。何况荀舫才貌双全,人又年轻,前途无量。他独身在京城,就算他会洁身自好,定会有人将人送到他面前。
温屿对此也不解释,只一一谢过了他们的好意。
荀舫有自己的前程,她也一样。且他最大心愿,是离开大周,回到他的世界。
明州府与京城虽离得远,到底可以到达。大周与大雍,却是隔着两个世界,永无再见的可能。
相聚陪伴一场,足矣。
温屿不会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