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都被扫地出门。
那时的苏杨刚经历了一场极为失败的恋爱,内忧外患之下被折腾得身心俱疲,之后半年多里都没有再寻找室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阴影逐渐淡化,他发现自己的存款在大半年的时间里被房租拖累得毫无长进,又动起了找人分担的心思。
纪承泽给苏杨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正常”。
打扮得中规中矩,言行得体,笑容温和,说起话来客客气气的,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有隔阂。
他来看房的那天,苏杨过度紧绷,反复向他强调绝对不能随意饲养小动物,也不能半夜喧哗吵闹,以及垃圾要定时清理。
当他第三次重复这些规则,一直表现得很有礼貌的纪承泽笑出声来。
“你之前到底都遇到了什么人,”他对苏杨说,“我太好奇了,有机会跟我讲讲。”
苏杨当时脸烧得慌。他想,那应该只是在为自己的唠叨感到不好意思。
那之后将近半年的时间,苏杨和纪承泽身处同一屋檐下,相处得极为融洽,却并没有变得太熟悉。
但苏杨还是在日复一日的短暂相处中了解到了v娱演和纪承泽有关的一些信息。
纪承泽比他大两岁,是本地人,但父母住在市郊,交通不便。他前几年都在互联网大厂工作,去年辞职和朋友一起创业,属于技术入股。钱都砸在公司里了,为了节省日常开支所以选择与人合租。
公司一共五个员工,其中包括一名兼职的保洁,日常百分之九十的事务都需要纪承泽亲自处理。
苏杨曾好奇他为什么不雇人分担,得到的答案是“预算不够”。
纪承泽的原话是:“招得起的人派不上太大的用。”
他当时的表情唏嘘又可怜,所以苏杨偶尔会主动为他提供一些帮助,包括但不限于替他晾晒忘在洗衣机里的衣物,主动包揽公共区域的清洁工作,休息日顺带为他做一些便于携带的简餐。
纪承泽十分感激,作为回报,时不时会给他带一些甜品点心,每每出差也一定会为他捎带一份礼物。
得知苏杨平日里偶尔会小酌一杯,纪承泽很积极地提出要请他喝酒。可惜说了好多次,碍于工作繁忙,始终没能成行。
最终得以实现,归功于一个苏杨并不乐见的意外。
与他分手已经将近一年的前任突兀地出现在他家门口,一改当初的高姿态,用可怜到几乎有些可笑的语调哀求他,诉说自己这段日子的种种不幸,希望能得到他的安慰。
苏杨不擅长说狠话,不想让他进门,又拉不下脸赶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