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客气道:“我该做的啦。”
沈三通道:“我直白说,陈导可能不了解,大陆观众对清朝观感很复杂,近代史也是伤疤。”
沈三通大概讲了刺马案的央、地矛盾,民族情绪,近代屈辱:“从商业角度,不是很好的商业选择。”
讨论会变成了项目质询会。
陈可辛携“团结”自重,携“海外利益”自重的图谋,全被打破。
这正是韩三平想要的。
陈可辛咬牙抛出了杀手锏:“这部戏,我打算邀请国际巨星李连傑出演,巨星加盟,有强大号召力。”
沈三通不为所动:“今年他主演的《霍元甲》刚过一亿,按照三比一多一点的票房分成,制作成本三千万往上就要亏本。”
陈可辛道:“李连傑有海外票房,沈sir你不能对我们港岛有意见,就打击报复。”
韩三平插话道:“我们就事论事,项目讨论会,只谈项目。小沈啊,你有什么说什么。当然,陈导也不准乱说。”
沈三通道:“李连傑海外票房没有号召力,只是卖磁带、碟片厉害。我就问你,这部戏你什么电影风格,打的漂亮吗?”
闻言,陈可辛气的吐血,心里大恨。
一下子打到了软肋。
一般人听到李连傑的名头,已经晕乎乎。
然而沈三通根本不在乎。
关键这扑街是懂行的人,清楚李连傑在国外的动作卖点。
陈可辛撒谎道:“肯定打的漂亮、飘逸,版权收益不会少。”
他向韩三平介绍:“李连傑是国际巨星,凭借着《致命罗密欧》《致命摇篮》成为国际影星。”
“我请他来,这个项目在海外能打开市场。外国人不会有钱不赚。”
韩三平意动。
他是比较倾向于大投资、大明星、大回报这种模式。
要是有李连傑加盟,成绩不会差。
沈三通可不好糊弄:“后续签合同的话,把动作风格要求写明,固定个高额违约金,不按照这个风格拍,那就赔钱。”
陈可辛简直要气死,恨不得刀了沈三通,愤怒道:“哪有这样的,我有自己的创作自由。中影要是不愿意,我找其他人投。”
沈三通张口就来道:“这是好莱坞标准,把要求写在合约上,对接国际化。”
也不算说谎,好莱坞制片人中心制,导演有严格的工作要求,不能自由发挥。
韩三平已经心动,问陈可辛:“要是能请来李连傑,拍的动作好看点,这个项目不错。你觉得请李连傑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