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混迹了很多次国际电影节,外国老婆也娶过,艺术总监的名字也听说过,但是没有这种直观的感受。
按照沈三通摆出来的事实,哪有什么三大电影节,其实是一伙人。
而且这伙人,立场一致,全部都是反中华。
姜文眼睛眨巴眨巴。
他思考了一下,发现沈三通说的没错。
在三大获奖的国内电影,或多或少都带着批判,不带批判而获奖的很少很少。
沈三通继续道:“我们不关注很简单,因为背后操作者,太懂媒体传播了。”
“首先,外国的媒体,很有纪律,刻意的忽略。”
“不会提艺术总监的作用,主要数台面上的人物。”
“其次,我们的媒体,基本上只听个响,不会去揭露背后的故事。”
“以复读的方式,膜拜的方式来看待国外。”
“就算他们查到了,写的也是国外二十年连续做艺术总监,是为了电影节稳定运行。”
“不会扯到批判、否定那一套。”
“甚至连赞美,也发不出来。”
“因为赞美,会给出有效的信息,背后的人,不希望这些小动作被看到。”
这些所谓的国际电影节,和艺术无关。
没有一点客观、中立、自由的样子。
一点都没有。
往往越强调什么越没有什么。
姜文被冲击的有些大,说了句掉分的话:“《太阳》其实是有点混乱的,也不是没有希望。”
沈三通同情的看了姜文一眼:“《色·戒》太强了,放在哪个电影节都会拿奖。”
“这种族裔之光,出卖自己的族裔,自甘下贱的电影,太罕见了。”
第62章 李安本来面目,《色·戒》产生背景
沈三通的说法让于冬摸不着头脑。
李安这个国际大导演,在沈三通嘴里,成了自甘下贱的人。
还有什么出卖族裔。
于冬电影都没看,还没上映,他相信沈三通也没看,所以很迷惑。
于冬问沈三通:“怎么得出来的结论?”
姜文若有所思。
《色·戒》是有原著的,张爱玲的小说。
沈三通对姜文道:“我听闻李安想让你来演主角,你拒绝了,想必也知道原著是什么样?”
如果是公众层面,面对这个问题,姜文会糊弄过去,推给理解不了。
没有外人,姜文也不藏着掖着:“有病才去演张爱玲的小说,她就是一汉奸。”
于冬道:“李安来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