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问题提前沟通过:“沈导,这次的新戏,有传言要开辟一个新的档期,是否属实?”
开辟春节档不用藏着掖着,就要轰轰烈烈,堂堂正正。
沈三通道:“准确的说不是开启一个档期,而是把贺岁档和春节档分开。”
“这样,我们可以有两个比较能卖票房的档期。”
“港岛电影比大陆发展的早,一开始也是很少在春节期间上映,印象里春节大家都忙着互相拜年。”
“华语电影最早开启贺岁片概念的,是成龙的《师弟出马》,1980年2月9日上映,距离大年初一2月16日一个星期。”
“最终取得了1000万港币票房,是港岛影史上第一部破千万的电影,也让业界第一次认识到春节档的威力。”
“1981年许冠文不甘示弱,主演的《摩登保镖》也选择在春节前一周上映,首次提出了‘贺岁片’概念。”
“82年许冠文再接再厉,《最佳拍档》继续如期上映。”
“这两部电影都是当年票房冠军,并连续打破港片1500万线和2000万线。”
“连续3年,港岛电影的年度票房冠军都归属于春节档的‘贺岁片’。”
“贺岁片的概念由此在港岛正式确立,成为人们心目中每年最值得去看的电影。”
沈三通讲起了华语电影贺岁档历史:“大陆的贺岁档,开启于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
“97年《甲方乙方》改变了大陆商业电影的格局。”
“这是我们第一部打出‘贺岁片’口号的电影。”
“《甲方乙方》12月24日上映,一炮而红,拯救了冯导的电影生涯,也给中国电影带来了全新的贺岁片概念。”
“之后,冯导推出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和《大腕》都获得了票房成功,还拿到2次国产片年度票房冠军。”
“这个时候的中国电影的贺岁片概念,特指冯氏喜剧引领的贺岁片。”
“再后来就是《英雄》这样的国产大片,一般都是从当年年底12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2月春节期间。”
“在这段时间上映的电影,都可以称为贺岁片。这是贺岁片2.0版。”
冯小刚开辟的贺岁档,天然就带有缺陷。
在1995年—1997年,成龙的电影《红番区》《警察故事4》和《一个好人》在港岛实现年度票房冠军三连庄。
这几部电影作为贺岁片在春节前登陆荧幕,大陆基本是同步上映,因此给大陆观众第一次留下了“看成龙电影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