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方面的学者。
“沈三通的电影,你们看了吗?”
人都到了,史密斯赶紧引入今天的正题。
这几年沈三通起来了,一部戏就能形成文化现象。
之前产量一般般,现在产量多了起来。
《赤壁·上》激发了历史自信,到了《人在囧途》,又对春运、救灾、善恶、高铁、家庭等有了很成熟的叙事。
一个人能和文化领域所有他们培养的条线,对打。
固然是现象级的电影威能太强,也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废物。
沈三通是一颗必须要拔除的钉子。
一个团结的中国,一个有凝聚力的中国,是他们所恐惧的。
一个不反对这、反对那,一个不把官方和人民切割开,不批判,不对立,不分裂,不破坏稳定,不否定自我文化,不增加治理难度,不内耗……
自信、昂扬、坚定的电影导演,这还是中国导演吗?
他们美国和欧盟老欧洲,这些年的工作白费了!
已经不是一般的导演,必须重拳出击!
史密斯专员需要一个角度,展开新一轮猛攻,一时半会他找不到《囧途》的切入角度。
从收集的反馈来说,太合家欢了。
不过当媒体人和电影学者一开口,史密斯大感绝了,他想不到这些角度!
这些人还是有作用的,对付自己人有一手。
第33章 阴损老胡,恶毒攻击
一位文学教授,开口就让史密斯佩服。
“沈三通不具备批判性思维,歌功颂德,涂脂抹粉。”
“与当政者沆瀣一气,臭味相投,狼狈为奸,同流合污。”
“一部部电影,一次次攫取越来越多的票房,本质上就是电影鸦片。让观众上瘾,无法摆脱。”
坐在旁边的电影学者连连点头。
他曾经是沈三通的老师,有一定地位。
“拍电影,肯定不能让一般观众追捧,作为一个老师在影院里去教育观众,灌输艺术思想进行文艺启蒙,必然会被不理解。”
“一部广受追捧的电影,必然是下三滥的。”
“我生平最大的遗憾之一,当年没有识破沈三通的真面目。”
“没有看到他隐藏起来的狼子野心,对艺术不屑一顾,对于先锐的思想连最基本的好奇都没有。”
“其隐藏极深,平时上课只稍微表露出如今的观点,遭遇纠正之后,便伪装下来。”
史密斯连连点头,切入点有了,还是自己人了解自己人。
“就是过于空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