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4)

他用手背轻轻抹了抹,看印子几乎完全消了下去,心里才松了口气。

这层抽屉里全部都是他从国外带回来的书,有些是教授送的,有些是朋友送的,还有一些英文书,是他从国外的旧书店淘来的。

他手上这本博尔赫斯诗集,则是某天在图书馆门口的草坪上发呆时,一个路过的老头送给他的。

那时他刚到国外,还没有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一切进展都十分缓慢,一页参考文献要读上大半天,上课时很多重点内容听得也是一知半解,学习进展几乎为零。

学校的公寓式寝室,他为了省钱,住了人最多的房型,可几个不同国家的学生总是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吵得不可开交。

应忻不愿意掺和这些事,却难免会觉得身心俱疲。

那时他妈妈已经关掉了按摩店,靠着应忻在国外勤工俭学寄回来的钱在家养老。

应忻不仅学业一塌糊涂,还要用额外的时间去校外的日料店打工,仅有的休息时间,躺在床上,还要着听室友们吵嚷的声音。

于是,在某天终于赶完了一个很重要的due后,他走到学校图书馆门口的大草坪上,安静地坐下来。

他本以为完成这个due会让他感到如释重负,可是并没有,他坐在那里,依然觉得有无数重担压在他肩上无法喘息。

生活的压力、学习的压力,还有孤独与无人可说。

直到有一个面相斯文的美国老头站在了他面前,地问他:中国人?

应忻露出一个对他自己来说有点久违的微笑,朝对方点了点头。

老人坐在了他旁边,很久他们互相讲述着自己的过往,应忻给他讲述着来到这里的原因,和初来乍到的种种不适。

身后的外国青年们用英语尖叫着、奔跑着,纽约的天总是有些灰蒙蒙的蓝,可是那天阳光很刺眼,天和家乡一样的蓝,他们坐在那里,互诉着衷肠。

其实应忻在人生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沉默寡言的,他不擅长倾诉,也不喜欢倾诉。

只有那天,他不知怎么了,拉着老头絮絮叨叨地讲了半天。

应忻给他讲了自己很久以前的故事,好像把肚子里的苦水倒干净,就不会再感到痛苦。

他同老人讲起年少时那段无疾而终的爱慕,他问老人:他当年到底对我是什么意思?

老人从手提包中的一摞书里抽出其中一本,递给应忻。

我从前经常会去纠结去索要一个问题的答案老人的声音平静却又很坚定,直到后来我发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问题,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

最新小说: 凰宫梦 前后两页(姐弟 骨科h) 我可能是条假人鱼 恋上邻家大小姐 我家醋神被惯坏了 皇叔轻点罚,哭包世子又跑了 [综漫] 植物组柯学网球RPG 禁忌引力 总裁夫人又去跑龙套了 末世杀戮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