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如是称呼自己,知道他还没有在祝英台面前点破两人身份,眯起一双笑眼,充满感激地深深看了他一眼。梁山伯微不可见地颔首,冲他眨眨眼睛,表示举手之劳不必见外,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然而两人彬彬有礼四目相对的瞬间,心中却各有计较——
马文才:刚刚远远地就看见祝家马车与梁府马车同行,幸好及时赶上,还没有铸成大错。这梁山伯面貌狐媚头脑聪明,着实是个威胁,以后可千万要严防死守在英台身边,万万不得马虎!
梁山伯:来得还真是及时,有那么一刻特别想戳穿他,看他如何自圆其说。不过,小不忍则乱大谋,来日方长,姑且静观其变,到时坐收渔翁之利岂不更妙?
被神交中的两人冷落到一旁的祝小英:拜托不要在我面前这样深情对视好不好……还怕别人不知道你们是一对吗? = =
马文才心中虽百转千回,却没忘记回答梁山伯的话:“正是要去吴郡,家父要我去那里的崇罗书院读书,不知英台和文才兄这是要去哪里?”
“这倒是巧了,我和英台也是往崇罗书院去。”梁山伯说。
“果真?想不到我们兄弟三人竟是如此有缘!”马文才很“惊讶”,眼睛却偷偷看向祝小英,“这样也好,以后在书院我们也可互相照应。”
祝小英此刻心中却有些困惑,她在外面以祝家长子自称,马家刚刚来人提亲,但看马文才对她的态度却很自然,并没有提及此事,难道说马文才他还不知道这婚事?思索间一抬头,刚好发现马文才在看自己,心中一动,再开口时却是对着梁山伯说话:
“听闻文才兄前些日子才定亲,这次去崇罗书院最少也要三年,家里的婚事怎么办?”
婚事?
梁山伯不动声色地飞快看了眼马文才,只见后者眼神闪烁,正紧张地看着祝英台,于是略一思量,便笑道:“都说好事多磨,佳偶天成,若是有缘,三年何惧?”
祝小英忙点头称是,暗中却将两人的神情变化收在眼里,心中已明白马文才他是知道婚事的,也就是说听闻未婚妻赴他乡礼佛无法如约完婚,他不仅不着急上火,还立马欢乐地飞奔过来找梁山伯,足以见他对意中人痴心不改,是铁了心要在这条不归路上走下去了。罢了罢了,马文才他人不错,这种事情勉强不来,以后做不成相公做闺蜜也好。因此便暗暗下决心,再也不提起订婚之事,以免徒增尴尬。
马文才突然听到祝英台提及婚事,很想插两句嘴问问为什么她要逃婚。但此刻他的身份又没有立场让他多问,因此心急如焚,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