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挤到最前头,长揖到地:“将军筑白水渠,使我等薄田旱涝保收,请受学生一拜!”
秦飞霓勒住马,微微颔首。
街边茶棚里突然钻出个没穿鞋的小童,扎着个小辫儿,捧着碗杏酪粥跌跌撞撞往前冲。
亲兵刚要阻拦,却被秦飞霓抬手止住。她翻身而下稳住马儿,才蹲身与那孩子平视。
“给、给将军吃......“孩子结结巴巴地说着,碗里的粥晃出了些,洒在秦飞霓玄色战靴上。
她竟然哈哈两声笑了,接过粗瓷碗一饮而尽。
“比军中的炊饼强多了。”她将一枚金错刀塞进孩子手心,拍了拍她脑袋:“替我谢谢你娘。”
人群忽然安静下来,不知是谁先起的头,满街百姓一个接一个跪下。
崔远早就在城门口等着,上前行礼之后,劝着将军先去州衙,他知道和阳将军在百姓中的分量,现在人多更怕出点什么岔子。
秦飞霓也知道轻重缓急,朝着百姓们抱拳,又翻身上马,带着人往州衙去了。
崔远为了她来这件事情,早就在谋划,不久前才在州衙不远处,驿站旁一处僻静地方找到个大院子,以前是幽州大户人家的宅院,颇有风雅之气,后来举家迁去了盛京,这宅子便空着准备卖出,现在刚好能接待和阳将军。
把人刚送到院子,秦飞霓就下了逐客令:“本将连日劳累,现在已经疲惫不堪,知州大人有什么事情,等稍作休整,晚些时候再说。”
崔远忙活一整天,本想拜见之后提一嘴那十个逃兵的事情,看看这将军是什么反应,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只能等晚上宴会时再讲,有些憋得慌。
“下官在丰庆楼设宴接风,还请大人务必赏脸。”
等秦飞霓点头答应了一句,他才放下心来离开院子。
他刚站在院门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这大将军手下都是些武将,怎么会有个轿子跟着一起,况且那轿子不是拿来运东西的。
突然想到了什么,看到一个丫鬟从轿子理出来,风撩过院里,那丫鬟腰间的令牌,突然脸色一白腿一软,身后的校尉陈年眼疾手快地扶住他,并小声询问了声:
“大人?”
“走,回县衙!”
等几人回到县衙,崔远才恢复了些神色。
陈年有些不解,大人到底是想到什么妖魔鬼怪,吓成了这样。
和阳将军是宁国数一数二的大将军,在百姓心中深受爱戴,因之前与北疆那一战,成了皇上面前的红人,现在正春风得意。
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