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解脱,这种复杂的心情外人无法懂得。
“以前我们不知道原因,现在主子说了原因了,那我们就得针对着这事儿改变。”凤庄主道:“我是赞同改的。”
经过凤庄主一番解释后,几位长老也频频点头。
是啊,这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同时严重的还有庄上的规矩。
外人的到来意味着很多规矩就得破坏。
看他们纠结不已的时候,艾香就想到一个办法。
“我先说说我的想法,你们看行不行。”艾香知道一家一户一宗一派,总会有传承人。
她的意思是每一户的传承人就娶山庄里的人,但是有一个条件,三代以内的血亲一定不能成亲。
一来保障了近亲成亲生下问题孩子的安全;二来也保障了山庄规矩不被人个破。
“而非传承人,则可以去外面婚嫁。”艾香的意思是有必要开僻第二个山庄来安置这个第二梯队的人员。
同时也算是引凤山庄的一个储备力量。
当他们达到一定的年纪有了一定的潜能,愿意回引凤庄定居的时候经过考核是可以回归的。
“主子这个主意好。”大长老连忙点头:“这样就能避免了问题孩子的情况出现。”
是的,艾香就是基于这个问题考虑的。
怎么说来,虽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说法。
但是也有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俚语,更何况数量不多,质量也就跟不上了。
分流一部分年轻后生出去,让他们向外扩展婚嫁,这样保证了优生优育。
同时,这个新的山庄的出现,也就给了人更多的成长机会。
新山庄沿用引凤山庄的规格,听从引凤山庄的派遣,也相当于是一个人才储备的地方。
艾香的提议一票能过,接下来就开始选址了。
最后在离引凤山二十里外的溪阳坡定了下来。
“这儿挺不错的。”溪阳坡占地上千亩,原生居民只有六十多户,由凤七娘出面买了下来,征询了一下他们的意见,这六十多户都愿意卖身为奴,留在溪阳坡伺候庄稼牲畜。
溪阳坡的当家人叫坡主,这样也是为了和引凤山庄有区别。
这个坡主正是凤庄主的长子凤易含来担当。
为了也是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
确定下来后,一大批早就想飞出来的年轻儿女就商量着到溪阳坡安居了。
不过,说起乐业却是为时尚早。
来这儿的人每人都分了田土,要求就是自力更生,不能向引凤山庄的家人伸手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