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的了,故臣提议,我朝应尽速向南方诸国购买粮食,以应天灾!”
李存勖听后一愣,然后凝眉疑惑道:“哦?可若要购粮,其量必然庞大,莫非南方诸国皆有大批余粮不成?”
赵光裔见状连忙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南方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其气候适宜,雨水常年丰沛,故粮食产量非常巨大,而且臣听闻,如今南方各地皆仓库充盈,若我朝与之购买,定可解燃眉之急。”
李存勖听后脸现犹豫之色,沉默不语,似乎很是为难。
见皇帝如此,坐在左侧首位的郭崇韬也手捧笏板站了起来,拜道:“陛下,户部尚书所言极是,臣附议!”
见有人带头,而且还是第一重臣,于是百官纷纷站起,附议之声不绝于耳。
此时还在坐着的就只剩下了张威和王都了,因为他俩并非朝官,所以朝廷议事他们两个是不便插手的。
张威的心情也比较沉重,他想起了太行山中的那位村正和小红的父亲,他记得之前便听他们提起过干旱少雨的事情,他本以为那只是少部分地区的特殊现象呢,却没曾想却是北方大部分地区皆是如此。
如今百姓生活本就困苦了,各地皆有流民,若今年真是北方大旱,粮食欠收,那可就真的是个灾难了。
想到这里,张威也连忙站了起来,抱拳拜道:“陛下,臣也附议!”
百官们都已经附议完了,已经安静了片刻了,此时他这一说话,声音显得格外响亮,惹得一众官员纷纷扭头看向了他。
这种朝廷大事他本是没有资格参与讨论的,不过好在他是附议而不是反对,百官们倒也乐得如此,是以并没有人斥责他干预朝政。
张威被看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于是对皇帝拜了拜,继续道:“陛下,臣之前带队去往定州时,曾辗转多地,多地确实是干旱少雨,如今百姓生活已然困苦,故臣觉得户部尚书所言极是!”
皇帝听后悻悻的看了看他,然后转头又看了看百官,凝眉道:“户部尚书所言确实有理,然而朝廷征战多年,如今国库空虚无有银钱啊,这可如何去购买呢?”
百官听后全部一愣,纷纷踌躇,脸色全部难看极了,然后又都扭头看向了赵光裔。
赵光裔也很为难,其实他知道在场的百官大都和自己一样有一个主意,不过那个主意太难开口,怕是要得罪皇帝,所以他们都不愿意提起罢了。
想想这是自己第一个提出来的,而且自己是户部尚书,购买粮食应对天灾也确实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于是咬了咬牙后,赵光裔拜道:“回陛下,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