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地环顾一周,看到有不少村民好奇地望过来,她急得一手心全是汗:“好孩子,我上次不是说了,只要你父母同意就好了吗?给村民开蒙也是我们每一位指导员的职责,你放心,你父母只要同意,我肯定教你读书。
“快起来吧!!”
得到了李琢光的一句应允,肖田这才兴奋地跳了起来,肖田母亲也顺从地在李琢光的力气下站了起来。
“好了,大娘,把鸡蛋收回去吧。”李琢光把篮子递了过去,“反正我们短时间内不回城里,有很长时间教小田。”
她扭头看了一眼芮礼,用眼神征询了对方的意见后,说道:“回头我和村长说一声,村子里要开蒙的孩子,想认字的,都带到我这里来好了。”
左右她也没什么事,能给这个世界做出一点贡献也是好的。
肖田的母亲接过了篮子,垂头看了那里面的鸡蛋许久,从中挑出一个又大又圆的递给李琢光。
李琢光目光一凛,刚要说什么,肖田母亲便继续说道:“这还要麻烦您呢,小田说住到您家里来,时时刻刻都能问您问题,您看……”
肖田母亲肯定觉得能和城里来的指导员住一起,对于肖田的学业是极大的助力,城里来的人应当对高考知道得也更多。
肖田母亲都同意了,李琢光更是没有拒绝的理由。比起肖田母亲,她这里肯定是更合适肖田读书的地方。
“肖田可以住在我这里,但鸡蛋我真不能收。”有时候村民的朴素正义也怪让她头疼的,她把汗涔涔的手心在衣襟上擦干了,捏了捏肖田红通通的脸蛋,“想要报答我的话,小田就等高考的时候考一个好大学吧。”
“对——对。”肖田母亲连连点头,“大学!考个好大学!城里人说话就是洋气。”
大学不是舶来词汇,但李琢光也没想着纠正肖田母亲。
送走了人,肖田高高兴兴地回去整理被褥,李琢光趁着村里八卦还未发酵,赶紧把自己头发衣服收拾好去了村长家里,把开公益学堂的事同村长说了。
这样利民的好事村长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再加上李琢光她们要是忙着教书育人,那更没功夫抓她们劳作的缺漏。
学堂很快建设起来,李琢光从镇上小学顺了一块黑板和几支粉笔挂在她们院子里,村里人识字的热情高涨,李琢光和芮礼每天轮流上课。
村民们更喜欢李琢光的上课风格,所以她的课时人总是挤得很满,她备课备到大半夜,早上起来时,喉咙疼到话都说不出。
李琢光本想多开几节分散人群,然而芮礼制止了她,然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