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杨清菡虽说年纪大了,但人家来动员他,他在这种事上也是责无旁贷的。于是带着自己的私房场面也跟着去了。谁料想这一走就回不来了。沦陷区与仍在抵抗的地区如今音信断隔。
国土沦陷得这样快,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最初大家还抱着希望,后来看见“庆贺某城陷落”的条幅次第挂起来的时候,人人的心都跟着沉下去。
和杨清菡一起音信全无的还有小玉麟。那日虞冬荣在火车站被追捕的消息辗转落进了众人的耳朵里。好些人看见小玉麟挨了枪被拖上了火车。吴连瑞为此深受打击,连带着小玉蓉也哭了好几场。因为谁都知道子弹是要人性命的东西,就算没有伤到要害,感染也足够让人凶多吉少了。
大伙儿悲伤了好些日子,后来又接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才知道小玉麟和虞七少爷已经平安到了江城。秦梅香急急地回了信,想告诉他们这边的消息,也托虞冬荣问问杨清菡的情况。可惜信寄出之后就石沉大海了。
因为处在这样一种无望的境地里,所以任何一点儿欢乐与美好都成了极为可贵的东西。或许正是由于这样,戏园子的生意反而慢慢又好起来了。
观众里也有侨民和占领军的高官。人家既然买票来看戏,戏园子也不能把人家撵出去。所以照旧是演的,只是台上台下,都捏着一把冷汗——屠城都干得出来,已经不能把他们当作人来看了。
秦梅香不去想这些,上了台,他就只管唱。唱姹紫嫣红,也唱断壁残桓。唱放诞纤丽,也唱婉转悲歌。
他心中的那些不能与人言,都在清润婉转,若泣若鸣的声腔里了。一曲终了,底下的欢呼声比当年城中戏曲最火热时尤甚。他一再谢幕,下面的掌声仍然久久不歇。如若按照旧规,这种情状少不得要返场加唱一折半折,只是如今因为宵禁的缘故,这个旧俗不得不抛弃了。
如今一下了戏,他连卸妆都不敢多花时间,往往只卸掉头面和戏服就匆匆从戏园子后门回家了。倭人军官对他的兴趣一点儿都不亚于当年那些遗老遗少,军阀巨贾——仿佛一个人若是生得美,总是逃不掉这样的宿命。
他回了家,偶尔也对着镜子发呆。何翠仙当年的话老是回响在耳畔:“你道我为什么唱黛玉,你为什么唱绿珠?因为黛玉就是我,绿珠就是你啊!”
红托盘上的彩头送来了许多次,他不能也不愿收,就那么把它们丢在了戏园子的后台。曾经的金珠宝贝,如今倒变做了烫手山芋,谁也不敢拿,就那么灿灿地积在角落里吃灰。
这个冬天比秦梅香经过的任何一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