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整个江南船坞怨声载道才行。
江南船坞过去一直都是建造的数十吨上百吨的小船,甚至是几吨的小船,很少有上千吨的中大型船只建造,秉着蚊子腿也是肉的宗旨,薛策多多益善,为将来的扩张积累实力。
不比耶松船厂,基本上都是两三百吨的船,每年都要造一两条上千吨的轮船。
正是因为耶松船厂的关系,为了避免竞争,薛策才如此作为。
耶松船厂在成本上还是略微胜出的,但轮船招商局的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争取过来。
张士衡也刻意的替薛策隐瞒这个事实,也是心头惴惴,这位巡抚大人可别来捣乱,江南船坞同样是他的心头肉。
“恩,船厂的发展速度的确不错,这是相当于自身的实力而言。不过,我现在准备拔苗助长一番,不知道薛总办有没有这个信心。”
薛策退一软,跪倒在地喊道:“使不得啊,大人,使不得,船厂受限于成本与资金,只能如此步步为营,积蓄实力,要是拔苗助长,这根基可就毁了,大好局面可不能给破坏啊。”
他是真急了,李安生如此说,简直就是在要他的命啊。
李安生讶然,连忙将他扶起,说道:“这是为何?难道制造局真的如此不堪,还不如求新机器厂?”
薛策眼前一黑,求新机器厂今年才修成一座大船坞,能够建造数百吨的轮船,算是个竞争对手,可并给他放在眼里,毕竟是民营的小厂,可李安生居然说江南船坞不如求新机器厂,这简直就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天哪,上天啊,怎么会将这样一个白痴一样的巡抚大人送到了江苏来啊,偏偏还要跑到江南船坞来大放厥词。
大人,你不懂就别装懂,说的全是外行话,外行的离谱。
“中华航运公司委托我为他们在求新机器厂订造两艘三千吨海轮,48万两银子一艘,他们马上就要开工建造一艘,而且还信誓旦旦的保证,资金链不会断,下半年就开建另一艘。他们如此信心十足,资本远远不如江南船坞,还不到江南船坞的一半,就有如此的气魄与胆量,为何江南船坞却如此保守?”他强忍住笑,看着一本正经听着,听到后来惊呼失声的薛策与张士衡两人,不激将激将你们,哪里会拿出肚子里真正的货色来?
将老子当成个什么都不懂来瞎指挥的外行?哼,也太看不起我李安生了。
薛策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这也太让人吃惊了,“大,大大,大人,此话当真?求新机器厂真接了那两艘海轮的订单?这中华航运公司到底是哪里的企业,居然会如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