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于晓不喜欢邓布利多和里德尔商量出的这个方案,但有一点他们说的没错,这件事于晓不能成为受害者,否则很有可能被哈利乃至更多人发现猫腻。
于晓可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孤僻天才,她和很多人的关系都相当不错,学校里不少同学教授都深知于晓的性格,说她面对一个来路不明的、有思想的魔法制品轻易敞开心扉,酿成大祸,恐怕很难让他们相信。
而且于晓的演技其实很一般,她说德拉科从小不需要撒谎,以至于撒谎技术很拙劣,但也有一定程度上是从自己身上来的感悟。
她可以面不改色说出谎言,但这种面不改色,又怎么会是一个被蛊惑、差点杀死同学、自己也在鬼门关上走过一遭的学生该有的情绪?
再说一次,于晓虽然性格看起来冷淡,可她不是海格,人际关系可谓相当不错,学校里从老师到学生,有得是人愿意为她把那些明显至极的异常追究到底,甚至不惜发动各种关系。
所以除非于晓当完诱饵就退学,彻底阻断别人关心和调查的路子,否则她当诱饵的计划是别想了。
至于把其他同学拉进来,说句不好听的,凭什么要别人在未知的前提下冒风险,为金妮的轻信和胆怯承担后果。
至于告诉其他人……除非邓布利多不想干,不然他要怎么跟学生说,我需要一个诱饵,冒生命危险,磨练哈利·波特这个救世主。
而且也没法保证其他人不会被汤姆蛊惑,相比之下,至少金妮已经认识到信任日记本会造成的危害,对日记本的话将怀有足够的警惕之心,不会在日记本的诱导下搞些小动作。
……试图陷害于晓除外。
金妮是因为讨厌于晓,外加对被揭发的恐慌,才会做出这种事。
总之,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动作,才导致于晓一直没返回拉文克劳公共休息室。
也正是由于这一系列思考,于晓才没有像往常一样全神贯注分辨外界的动静,只是照常避开当天巡逻人员的习惯路线,结果一头撞上因为哈利和罗恩提早决定回休息室的珀西。
还造成大动静,并且好死不死就在洛哈特的办公室附近。
洛哈特晚上从来都是装模作样巡两圈,就回去给他亲爱的粉丝们写回信,之后一整个晚上都不会执行巡逻人员的职责。
可一旦外面有动静,他又跑得比谁都快,迫不及待显耀自己有多机敏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