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雷内尔说这话时堪称刻薄,“你将知识留给他们,他们不愿理睬,但当你留下可以供任何人使用的成品,就必然造成哄抢。就比如老魔杖在历史上掀起的腥风血雨。”
“道恩,如果你担心的是这些知识在这个世界不能得到延续,我们可以将主要理论收藏在霍格沃茨禁书区。”尼可配合自己的妻子,劝告于晓,“有需要的人自然会费心去钻研,但我们不能让他们可以按照我们的手稿轻易做出成品甚至是有直接掠夺成品的机会,那对你没有好处,对这个世界也没有。”
“就像你们必须在死前毁掉魔法石?”于晓举一反三。
“对。”老夫妇两人赞许点头,“邓布利多画地为牢,而你尚未成长,魔法石只会为你们带来麻烦。”
“而如果有一天你想长生不死,我也相信依照你的能力,完全能根据我们留下的思路脉络,创造出一个新的魔法石。”
于晓听完以后哭笑不得,都不知道该不该感激这对老夫妇的信任。
怎么听起来创造一枚新的魔法石反而更简单些?毕竟魔法石的主要难点在悟性和材料,而想靠那些少得可怜的主要思路完善出新的时间装置,所需要的就是确确实实几百年的知识积累。
毫不夸张地说,她和勒梅夫妇这个暑假搞出来的东西,是众多学科体系尖端知识的集大成者,哪怕是参与全过程的于晓,那些细化设计也有超过八成是完全看不懂的。
这已经不是聪不聪明的问题,而是知识储备没到那个份上,就像不知道1和2是什么的人理解不了1+1=2一样。
但于晓还是同意勒梅夫妇的建议,原因很简单——于晓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了解必然没有勒梅夫妇和邓布利多深刻,这项研究的牵涉又的确重大,按两位老人家的建议走,至少进可攻退可守。
“很高兴我们达成了共识。”尼可·勒梅放下已经光盘的碗,用魔法放到可以自动洗碗的水池里,“那么我想我们可以直接开始刻录,完全以你为蓝本,和你的灵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我们努力些,或许能赶在开学前做好。”佩雷内尔颤巍巍的手指在空中一划,她和于晓用过的碗筷也飞入水池当中,“还记得你对承载体的要求吗?”
“要想支持倒影持续产生,并且真正复刻我的思维与习惯,载体需要有极其充沛的魔力和承受复杂魔法纹路持续运转的能力。”于晓答道。
原理很简单,数字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