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
就在河北路传来“狼牙谷大捷”,寇准奇袭辽军粮仓,焚其粮草辎重无数,斩敌数千,辽国五万先锋大军陷入断粮混乱的惊天捷报传遍京城的同时,一本制作精美、散发着墨香的书籍,也通过官方渠道,迅速铺满了汴京的大小书局,甚至被当做朝廷的恩典,免费发放给了国子监的太学生们。
书名,正是那烫金的六个大字——《圣后感应玄女记》。
关思罕坐在坤宁宫温暖的窗下,手中捧着一本刚刚呈上来的样书。
书的封面上,玄女宝相庄严,她自己则侧身跪拜,姿态虔诚。
她翻开书页,看着那些由自己口述,被大学士润色得无比华美,充满了天命与神性的文字,嘴角,勾起了一抹深邃而胜利的微笑。
窗外,是为狼牙谷大捷而欢呼雷动的万民。
窗内,是她为自己打赢的,一场更重要,也更彻底的战争。
从此以后,世间再无沈月,只有来自蜀地,承载着玄女天命的传奇女子,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狼牙谷大捷的喜讯传遍朝野,与那本《圣后感应玄女记》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一曲君权神授的时代赞歌。
汴京城内,人人都在传颂,大宋之所以能旗开得胜,皆因有受命于天的皇后,得到了玄女娘娘的神启。
坤宁宫偏殿的玄女庙,香火之鼎盛,几乎要将门槛踏破。
刘娥能清晰地感觉到,精灵通过信仰网络转化的“香火愿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充盈着,让她在意识空间里那片小小的根据地,变得愈发稳固和强大。
而这场神话最核心、最虔诚的信徒,并非万千百姓,而是大宋的天子——福宁殿内,那位日渐孱弱的皇帝,赵恒。
夜色已深,福宁殿内却灯火通明。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龙涎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丹药气息。
赵恒斜倚在软榻上,面前堆着小山般的奏折,他却一本也未曾翻开,只是双目微闭,神情疲惫,不时发出一两声压抑的咳嗽。
刘娥端着一碗亲自炖的燕窝莲子羹,缓步走入殿内,屏退了左右。
关思罕陛下,夜深了,该歇息了。龙体要紧。
她的声音温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赵恒缓缓睁开眼,见到是她,脸上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依赖和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