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思罕明日,无论孙明复他们说什么,你都不要接他们的话。你只需问一件事:刺客从何而来,宫禁为何失守。将所有问题,都聚焦在‘彻查刺客’这一件事上。
关思罕不要让他们把水搅浑,扯到什么‘天谴’‘失德’上去。只要拖到定州的军报回来,便是我们赢了。
王旦看着眼前这位临危不乱,甚至已经布好反击之局的女子,心中百感交集。
他看到了她身上那种远超寻常女子的坚韧和智慧,也看到了她眼中不惜一切代价的决绝。
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
支持孙明复他们,等于将国家推向一场巨大的内乱和分裂。
而支持刘娥,是眼下唯一能稳定大局的办法。
万能王旦:老臣……明白了。请娘娘放心,明日朝会,只要老臣还在这个位子上,就绝不会让宵小之徒得逞。
得到了王旦的承诺,刘娥心中大定。
她知道,这盘棋,自己已经胜了七分。
天,终于亮了。
大庆殿内,文武百官列队整齐,气氛却压抑得能滴出水来。
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头接耳,目光不时地瞟向以御史大夫孙明复和礼部尚书杜严为首的一群人。
那群官员个个面带悲愤,昂首挺胸,仿佛是即将慷慨就义的烈士。
宰相王旦面沉似水,枢密使寇准则一脸看好戏的表情。
待小皇帝赵祯在龙椅上坐定,刘娥的身影出现在了垂帘之后。
不等司仪官开口,孙明复便手捧一卷厚厚的奏折,抢先出列,声如洪钟,响彻整个大殿。
万能孙明复:启奏陛下,太后娘娘!臣,御史大夫孙明复,有本死谏!昨夜坤宁宫遇刺,宫禁大乱,辽狗横行,此乃我大宋开国以来未有之奇耻大辱!臣等以为,此非天灾,乃是人祸!
他环视四周,慷慨激昂。
万能孙明复:太后娘娘垂帘听政以来,倒行逆施,废弛祖宗之法,设立‘格物院’,将工匠之流与士子同列,斯文扫地!又重用小人,疏远忠良,以妇人之身干预国之重器,这才阴阳失调,乾坤倒悬,引得上天示警,妖邪入侵!
他话音刚落,身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