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三(1 / 2)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坤宁宫那场血宴已是一年之前。

这一年,大宋的朝堂,发生着一种润物细无声、却又深刻无比的改变。

曾经那种党同伐异、互相攻讦的喧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绝对的肃穆与高效。

所有人都知道,在那道珠帘之后,坐着的是一位言出法随、手段通天的太后。

她的意志,便是大宋的意志,不容置疑,不容违逆。

然而,更让他们感到敬畏和不解的,是太后的“放权”。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事必躬亲,而是将越来越多的政务,如同一位严苛的老师傅,一件件地交到了日益成熟的官家手中。

大庆殿上,珠帘依旧高悬,却成了一个沉默的象征。

这一日,户部尚书正为南方几路大旱,请求开仓放粮、减免赋税之事,与几位主张维持国库稳定的官员争得面红耳赤。

万能户部尚书:……再不赈灾,恐有民变啊!国库的钱,不就是用在这种时候的吗?

万能反对官员:年年都说大旱,国库若是一次次被掏空,北边边防军的粮饷谁来出?寇准大帅的‘霹雳神机’难道不用钱来造吗?

争论不休之际,所有人的目光习惯性地投向了珠帘。

御座上,年已十六的赵祯,身形挺拔了许多,曾经的稚气已褪得一干二净。

他面沉如水,听着下方的争论,并未第一时间求助。

他沉默地翻看着手中的一份卷宗,那是格物院最新呈上来的、关于南方各路州府的降雨量、水文和作物生长情况的监测报告。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朗而沉稳,不大,却足以让殿中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万能赵祯:户部尚书所言,有理,但也有夸大之处。

他将手中的报告递给内侍。

万能赵祯:据格物院报,此次旱情,集中于广南东路、西路沿海一带,并非整个南方。其余几路,尚在可控范围。朕以为,救灾,要救在点子上,钱,要花在刀刃上。传朕旨意:一,命两浙路、福建路转运使,即刻调拨存粮,先行海运至广南,解燃眉之急。二,户部拨付专款五十万贯,以工代赈,由工部牵头,组织灾民修缮当地水利、港口,钱粮不经

最新小说: 太子爷别舔了!我坐你怀里狠狠亲 高育良:女婿来救场!我进部了? 武侠诸天:开局撞大运我反杀司机 作精?我重生跟着妈妈继父当女王 赴山海:武侠文女配,但万人迷 我老婆是恶劣公主! 综穿:他们欲求不满 被抢走斩妖英雄名头,我选择摆烂 狐,别急,你的祭司来了 让你复读冲清北,你成王牌飞行员